“发一张字写书法的照片,被表扬得自己脸红;晒一次跑步健身的成绩,收获点赞无数。”近日,一名党员干部主动停发了朋友圈,因为“实在受不起那么多点赞和颂扬”。在朋友圈里给坚持健身的人点个赞,看到别人晒写字、晒收藏时竖个大拇指,甚至对领导转发分享的文章、书目进行再转发、再分享,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些“点赞”关注的不是帖子本身,而是发帖的人,那么对于身处权力中心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爱好便有可能成为“恶好”,成为自身廉洁防线的“缺口”。(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或多或少会有爱好,这无可厚非。有人喜欢摄影,有人喜欢健身,有人喜欢收藏石头,还有人认为“小赌怡情”……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值得提倡。但对领导干部来说,由于其本身处权力运行的中心,个人的兴趣爱好最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深入研究”,进而“投其所好”进行“围猎”。纵观近年来因爱好而“栽跟头”的领导干部,不少是被“号准了脉”而拉下水的。
“不怕领导不讲原则,就怕领导没有爱好”,这是一些“围猎者”所信奉的法则。从以往不少案例中可以看到,领导干部管不好自己的爱好,被爱好左右,就很难守好廉洁底线。如痴迷摄影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秦玉海、“为玉石而疯狂”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爱兰贪兰”的浙江省临海市文化广电出版局原局长周华清之流,究其原因,都是因权力在“任性”。
领导干部要做到慎好慎初,远离有心之人所设的种种爱好之“局”,就应该在客观上认清现实,区分哪些是因共同爱好而相互吸引的“君子之交”,哪些是打着爱好之名聚拢而来的“围猎者”。笔者以为,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好”之有度,主动做“局外人”,方能识破“围猎者”的种种“局”。对待“八小时之外”的自身爱好,领导干部应怎么做?
其一,把握“好”之方向。管住爱好,把握好尺度原则,将兴趣爱好与个人修养结合起来,不能爱好变“恶好”,或偏执于一事一物,使爱好成为“围猎者”拉拢利诱的“突破口”,进而被攻破廉洁防线。其二,牢记“好”之有度。把握住兴趣爱好的方向,选择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爱好,并与手中权力时刻保持距离,做到好之有道。其三,做到“好” 而不露。加强自我约束,对个人喜好多一些“低调”,做到“沉默是金”,不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 要打破领导干部被“围猎”的局,除了领导干部洁身自好、谨言慎行,更要建立“硬制度”。首先,要保证权力运行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透明公开”才能源头扼杀“公权私用”;其次,要加强监督,不仅要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还要引入公众监督。只有制度变“硬”了,干部被“围猎”的机会才可能减少。
对于兴趣爱好,领导干部可以有常人的一面,但其所喜所好都不是简单的私事,是关系到自身作风、一方党风政风的大事。因此,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警觉,用高于常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把兴趣爱好与官德修养、党性追求等联系起来,好之有“度”,不沉溺不盲从;才能有效预防因爱生偏、因好生贪、因雅而腐的现象发生,不被有心之人“围猎”。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