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欲作怪,丧失底线,特别是担任常务副县长之后,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谋私的工具,将法纪抛诸脑后,逐步从收受红包到贪污受贿,步步走向违法犯罪深渊……”打开湖南省双牌县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红安的《忏悔录》,字字沉重。(中国纪检监察报)
仔细研读刘红安的案例剖析,笔者看到这位副县长怎样打开贪欲的“潘多拉魔盒”,使出浑身解数疯狂敛财;如何一步步突破自己的原则底线,从小贪成长为巨贪。这位“掉进钱眼里”、“倒在自己的发财迷梦中”的副县长,用自己贪腐经历告诉我们“潘多拉魔盒”打开不得。
贪欲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罪魁祸首。北宋诗人林逋在《省心录》中言,“知足则乐,务贪必忧”。佛家讲,人生不快乐有贪、嗔、痴三大根源,其中贪字为首;法家韩非子有言“有欲甚,则邪心胜”。这些观点道出了贪欲的危害,失控的不良欲望最终使人走向罪恶的深渊。
笔者不禁想起清人胡澹淹的一首有名的打油诗《不知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这首诗用浅显直白、幽默诙谐的语言把人的贪欲刻画得入木三分。正是这可怕的贪欲让刘红安式的官员从家族骄傲沦为家族耻辱;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分崩离析;让党和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
人有欲望,无可厚非,但不能贪得无厌,有非分之想,行不义之争。个别官员被物质、金钱迷住了心窍,个人私欲恶性膨胀,贪图个人享受。当自己有限的合法收入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欲望时,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用非法手段侵占国家、集体的利益,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如何遏制贪欲?古人曾云:“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大儒家梁漱溟曾言“向内用力,是吾日三醒吾身”。广大党员干部应注重向内用力,敢于解剖自己,勇于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三观,设立牢固的思想防线,筑实防腐堡垒,清心寡欲,才能守住底线,把好用权的”方向盘”,活出人生的精彩。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