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2015-11-25 16:29:36 字号: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中共张家界市委书记 杨光荣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志刚

杨光荣(中)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龙头村调研 本报记者 邵颖 摄

 

王志刚(左二)在慈利县慰问  本报记者 张明涛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要只争朝夕,决不能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要求,准确把握总体形势,切实明确目标任务,着力强化保障支撑,不断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四基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33.66万人减少到24.9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下降到16.95%;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74元增加到6332元,年均增长11.5%,国贫县桑植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通过加快实施“1656”行动计划,扎实推动一战略七行动重点部署实施,深入推进四基工程,有效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张家界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被国家扶贫办称之为精准扶贫的张家界样本

张家界作为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特征仍然十分明显,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14年,我市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79.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3个百分点。目前,我市还有24.91万人的贫困人口,还有416个重点帮扶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扶贫攻坚还面临扶贫任务依然很重、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难度不断加大、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帮扶作用发挥不够等多重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我市扶贫攻坚面临很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良机,主要体现在三个前所未有:政策机遇前所未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发展基础前所未有。随着我市旅游和商贸业、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机场改扩建、高铁十字枢纽、高速公路六射六向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张家界区位优势凸显,后发优势更加明显。社会氛围前所未有。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全社会,各级各方面都在谋划和推进扶贫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务实求发展、致富奔小康干劲高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扶贫攻坚的氛围空前。

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责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推进,以严的作风、实的举措,真扶贫、扶真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市人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生活。

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的最后决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搞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我市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416个重点帮扶村中212个实现脱贫,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到2020年,416个重点帮扶村全部实现脱贫,24.91万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

坚持做到六个精准。精准到对象。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退出管理工作,把贫困对象摸清,把困难家底摸实,把贫困原因核准。精准到项目。把扶贫攻坚落实到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具体的项目上,扎实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因地制宜确定扶贫项目,以项目建设夯实扶贫基础,带动和推进扶贫攻坚。精准到资金。坚持财政资金投入的主体、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有大幅度增长,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扶贫攻坚。改革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加强扶贫和涉农资金整合,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准到派人。对重点贫困村、矛盾复杂村、基础薄弱村,注重选优配强第一支部书记,建好扶强村级班子,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有计划安排机关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职锻炼,把县乡培养的后备力量、后备干部优先派到扶贫一线。精准到举措。根据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创新扶贫帮扶方式,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精准到效果。进一步完善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把扶贫考核与全面小康考核结合起来,突出贫困发生率的考核权重,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引导各级党委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到扶贫攻坚上来。

切实做好四基工程”“四个一批结合文章。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水、电、路、房、通信和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突出基本产业发展,落实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要求,紧紧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帮助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五大保障,特别是落实好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要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落实好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要求,充分用好新农合医疗政策、提高大病救助标准、发挥慈善重点救助作用等措施,帮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解决好医疗费用的问题。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农村致富能手三支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以农村四培四带活动为抓手,选派优秀机关干部担任驻村工作人员,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切实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突出易地搬迁安置,落实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要求,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些地方的贫困人口,结合生态移民、危房改造、避险安置等措施实施易地搬迁,并安排好后续产业发展,确保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深入实施扶贫攻坚五年行动计划。我市扶贫攻坚五年行动计划(2015-2019)的主要内容为“4436”“44”,是指四基工程” “四个一批“3”,是指落实四个区县分年度减贫任务、市直部门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扶贫村工作任务三套任务“6”,是指六个工作方案,即贫困人口识别退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移民搬迁安置、基层组织建设等六个方案。通过实施扶贫攻坚五年行动计划(2015-2019),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确保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效果保证到位。

三、充分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扶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各方面的责任落实好、作用发挥好。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局长(主任)是部门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县乡一级是主抓责任主体,驻村工作队是直接帮扶责任队伍。二要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台账制,各级各部门都要建立扶贫攻坚工作台帐,按照职责落实帮扶责任、扶持措施和具体项目。实施调度制,建立扶贫工作月报告、季讲评、半年总结、年终结账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严格考评制,完善精准扶贫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年度考核评价办法,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落实问责制,对未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措施。三要强化保障支持。强化资金保障,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破解资金不足难题。强化政策保障,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各类扶贫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集聚。强化法制保障,坚持依法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对象确定、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符合法律规定。四要形成社会合力。要把调动社会力量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工作,建立健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通过扶贫宣传日”“扶贫主题日等形式,集中宣传扶贫工作,切实调动贫困群众向贫困宣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来源:张家界日报

编辑:张交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