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青山区原政法委书记高玉奇在忏悔材料中剖析:“工作中,和老板、商人接触多了,看到他们衣食住行的奢华,吃喝玩乐的随意,我觉得自己在他们面前显得很寒酸”。 怎样摆脱这种‘寒酸“的境地呢?心态失衡的高玉奇把自己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公款。他利用职权擅自动用基建专项资金2020万元,瞒天过海签合同购买理财产品进行秘密理财,结果巨亏698.6万元。他在对富豪们的羡慕思齐中“思想防线放松了,慢慢跟着老板们一起‘潇洒’,称兄道弟,莺歌燕舞,不亦乐乎。对老板们送的几千、上万的现金纷纷‘笑纳’”。 (02月14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领导干部待遇是国家依法规定的,目的是提供其服务国家所必须的物质保障,虽然可以有一定优厚,但必须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一般水平的约束,只可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物质欲望过高,又经常与经商创业的成功人士打交道,难免会耐不住“清贫”而心理失衡。羡富慕奢久了,极易“靠山吃山”把权力当成敛财的工具以权谋私,最终“仕途”夭折,坠入万丈深渊,死无葬身之地。
当年,黄埔军校校门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正是有了这种不为个人发财,只为事业成功的强烈信念,才有了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才有了北伐的成功。后来,“好汉失去当年勇”, 当了接收大员的党国要员们忙于中饱私囊。最终,他们由因而果从历史舞台中央退出,没能逃脱被边缘化的结局。
方志敏狱中遗作《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两个国民党兵搜捕到方志敏时,满以为抓到了共产党的省主席,可以发些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的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只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方志敏身上虽然没有铜板,却有金钱不可比拟的铮铮铁骨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敌人根本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只好败下阵来,莫奈他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也就是说,当官发财是两条道,而且是不能要交集的两条道。一个人,你可以选择从政,那你必须放弃发财的念想。如果想通过当官来发财,岂不就是想用权以谋私?这不可以。你如果想发财,尽可以去经商创业、合法经营,但不可染指公权、亦商亦官、借官谋商。否则,公平何在?公理何有?公序何存?
领导干部要耐得住“清贫”,安贫方能乐道。如果耐不住“清贫”,必然不能安分守己,“违纪破规”是迟早的事。(衡阳县纪委)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衡阳县纪委
编辑:张交通
本文链接:http://www.zjjlz.gov.cn/content/2016/02/25/643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