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云南省丽江市纪委在发布“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原副主任马丽媛(副处级)违纪事实”时专门提到,马丽媛违反生活纪律,多次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
过来,在各级纪委发出的通报中,提到“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女官员中,马丽媛并非第一人,此前有山西省的张秀萍、杨晓波两名女官员;据媒体梳理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名女官员涉嫌“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 时下,坊间百姓议论贪官之丑行,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叫“缺德”。同样据媒体梳理统计, 十八大至今,在落马的170多名省部级高官中,除了涉及“道德败坏”的官员,还有“严重道德败坏”、“生活腐化”、“生活糜烂”、“腐化堕落”等。因此,无论是男官员,还是女官员,“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都是在“德”上出轨,因为沦为腐败分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看来,为官从政者,应把“德”放在首位。
古人有云:“立身做人,以德为先。”为官从政,更应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而群众说得更直白:“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由此可见,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就干部的“官德”而言,这个德主要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个方面。政治品德就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职业道德就是要做到秉公用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敢于负责,敢于得罪人,敢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在前,同时要作风正派,不搞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还要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不跑官要官、求情拉票等。社会公德方面,则要求干部具有社会责任感,情趣健康,带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带头遵纪守法,不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社会口碑良好。家庭美德方面,要求干部生活作风检点,没有存在违背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的不良行为,家庭、邻里关系和睦,孝敬父母老人,严格管理配偶、子女。“四德”缺一不可。
人,无德不可立世;官,无德难以从政。为政之德乃官员的从政之本。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发挥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就官员队伍整体而言,绝大多数是德才兼备的,是适应党的事业发展要求的。但从反腐败斗争中查处的问题看,一些官员确实是有才无德的,连最起码的家庭美德都丧失殆尽,对妻子、对丈夫不忠。“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就是对妻子、对丈夫的背叛,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官德”?古人云:“天下之德,莫过于忠。”试想,一个连对妻子、对丈夫都不忠的人,又怎么会忠于党、忠于人民?否则就是天方夜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单就官员的“德”,我们有时应该向某些国家学习。评判从政条件,西方社会舆论普遍看重政德,对政治家的品德可谓“斤斤计较”。他们认为,政治家的个人品行能决定公权力究竟是为民服务,还是为己谋私,并且会产生示范效应。“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灵魂,无德之才不仅不是社会需要之才,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之害。
为官从政德为先,政德修养是官员的第一修养。在各种社会角色中,官员居于重要位置;在诸多道德规范中,政德具有示范意义。因此,每个为官从政者,都应该从我做起,居官有德,从政有德,以良好的官德引领社会风尚。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向卫华
编辑:张交通
本文链接:http://www.zjjlz.gov.cn/content/2016/10/01/642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