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组织生活会岂能既放“空”炮又放“礼”炮?
2017-06-28 17:03:07 字号:

  一场严肃认真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竟然变成了一场相互吹捧、评功摆好的会,这是江西省纪委驻省广播电视台纪检组副组长黄红卫没想到的事,谈起那次在江西省广播电视台电视制作部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时的情形,她仍然记忆犹新。“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不久,我越听越不对劲,与会同志不是谈去年工作,就是谈今年打算,从头到尾听不到一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这哪像专题组织生活会啊,我当即叫停……”(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6月27日)

  据悉,黄红卫之所以参加这个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是因为该部门主要负责人、支部书记邓强(化名)因违规发放津补贴被驻省广播电视台纪检组诫勉谈话。在黄红卫看来,当时在会上,大家只谈工作,不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将严肃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成了个人工作总结会,这种批评自己放空炮,批评别人放礼炮的行为,根本谈不上红脸出汗。

  一场紧急叫停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让我们为黄红卫叫好的同时,也不禁在思考?实际上,这场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就是要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众所周知,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受益者恰恰就是这场会议的参加者,如果不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反而认为违规发放津补贴是为大家谋福利而变成评功摆好的会,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使大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其结果往往会从第一种形态,发展演变成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种形态。

  批评自己放“空”炮,批评别人放“礼”炮,其根子还在于怕影响工作,怕影响团结,批评自己害怕影响威信,批评他人怕影响工作、怕丢考评。既然这样,还不如给自己放放“空”炮,给别人放放“礼”炮,于人方便,于己方便,何乐而不为呢?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是极其错误的。

  俗话说,忠言往往比较逆耳,良药常常比较苦口。君不见,古时候扁鹊曾三见蔡桓公,催其有病“赶快医治!”可桓公自认没病,结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商纣王不听叔父比干的劝告,沉迷酒色,导致国破家亡。隋炀帝对忠言不纳,仅十几年就闹得民变四起,丢了江山。而唐太宗李世民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善于纳谏,最终有了“贞观之治”。由此可见,如果大家只喜欢听那些吹捧之言,而拒听那些逆耳之言,那么,就有可能误人误己,甚至留下终身遗憾。

  正所谓“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党员干部应谨记,批评就是关爱,提醒就是帮助,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有什么不足,工作上存在什么问题,同志们之间往往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经常性的“敲打”可以使大家“正衣冠,洗洗澡”,在不断修身养性中做到清正廉洁;可以使大家纠错改过,在不断完善自己中成就自我。有时候提醒、批评的意见是有点“辣”,可这样也许正好就挽救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这恐怕也是黄红卫紧急叫停这场变了“味”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初衷吧。

  有什么样的组织生活会,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要真刀真枪真炮,不能搞假大空式的“虚晃一枪”,如此,才能当好党内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衡东县纪委 申再红)

来源:张家界评论

作者:申再红

编辑:张交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