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筑牢党纪风火墙
2017-06-30 17:34:30 字号:

参赛选手谷秀芹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贺龙纪念馆的讲解员谷秀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筑牢党纪风火墙》

  前不久,因为工作,我来到桥自湾镇鸭儿池村,同事指着一间非常简朴的小民房告诉我:这家的女主人就是廖汉生将军的女儿廖春莲,廖春莲老人于1930年1月出生,在她出生不久,父亲便跟随贺龙元帅长征,母亲被国民党抓走,从此,廖春莲便在家乡艰难地生活着。直到1953年,几经辗转,廖汉生终于在青海见到了离别23年的女儿,摸着女儿的头,我们能够想象到将军当年激动的心情。那时,廖春莲很想留在父亲身边,廖汉生心疼的望着女儿语重心长的说:“我们作为党的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你还是回去吧,回到鸭儿池,好好孝敬公婆,教育好儿女,老老实实做人。”朋友们!在那个年代,将军要给自己的女儿安排一份工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廖汉生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给了她一把开启心灵的金钥匙,——那就是讲党性、讲原则,廖春莲便怀揣着这把心灵的金钥匙回到家乡,一呆就是86年,这86年里,她从没有利用父亲的名誉谋取过一分钱的私利,老人做过最大的官就是被300多位村民选举为村妇女主任。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将军没有给自己女儿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呢?是将军不爱女儿吗?不是!是将军没有权利吗?也不是!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心里都有一道党纪风火墙。

  说起党纪,我又想到敬爱的贺龙元帅。建国以后,贺龙元帅给子女同样立了不少规矩,他曾多次告诫家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准拿我来炫耀,不准借炫耀我来抬高自己,更不准打着我的旗号干有损党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这条家规,贺龙元帅一直严格要求,家人也一直严格遵守。女儿贺晓明回忆,哥哥贺鹏飞上初中时,一次踢足球腿部骨折。按理说,父母心疼都来不及。可是一个星期后,父亲就让打着石膏的哥哥去学校,而且不允许坐他的专车,贺鹏飞每天坚持拄着拐杖坐三轮车上学。当时,有些老战友认为父亲不近人情,而父亲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正好让他受点磨炼,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1963年9月,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失利,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出面帮忙。父亲却说:“要想实现人生理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努力,再没有第二个途径。”明白了父亲意思的贺鹏飞,在清华附中复读了一年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清华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又先后开展了“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加大反腐力度,多少无视党规党纪的官员纷纷落马,锒铛入狱。党中央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党规党纪这道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打虎拍蝇”,打的是歪风邪气,树的是民心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们直接面对群众,每个人都是党在基层的窗口,每个人都是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守对党的忠诚,又要脚踏实地地工作,更要把党纪印在心中,守住“底线”,远离“红线”,不碰“高压线”。

  朋友们!让我们跟随党章指引,在桑植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把党纪印在心中,让镰刀和铁锤碰撞的火花播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让我们时刻筑牢党纪风火墙,在约束中工作,在监督下干事,那么,我们摆脱的是名利的枷锁,赢得的是更有价值的人生。

  谢谢大家。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谷秀芹

编辑:张交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