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海事局公务员崔志峰“吃空饷”两年的报道受到多家媒体广泛关注,该事件最初由湖北经视披露,报道称崔某2015年办理病休,同时却在一餐馆兼职取酬,事件曝光后,崔某火速提出辞职,武汉海事局也迅速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在媒体跟进后,该局才成立由纪检部门牵头的调查组。日前,长江海事局发布公告称:对武汉海事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崔德安等3人停职调查。
一名干部休病假但又在外兼职正常工作长达两年,武汉海事局为什么长期置之不理?原因只能有两种:一是在媒体曝光之前没有发现问题,二是发现了但是没有及时处理,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属于工作失职。干部长期休病假,按照制度,单位人事部门要履行审批手续并定期进行核实,崔某病休期间一直在服务性行业兼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武汉海事局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听到风声,对此毫不知情,这只能说该局的审核制度形同虚设。更符合常理的应该是该局对崔某“吃空饷”事件有意视而不见,这也就能解释武汉海事局为什么会在事件曝光后火速批准崔某辞职。不论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武汉海事局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身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就是最大的失职,相信事情调查结束后相关责任人将会受到公正的处理。
抛开事件的表象,笔者却在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从结果上来看该事件似乎得到了一个公正的处理:崔某辞职不再吃空饷、单位人事负责人停职接受调查、相关责任人将受到公正处理……但是从逻辑程序上讲,笔者却觉得不太正常,崔某吃空饷两年多职能部门都没有被发现,媒体曝光后辞职却来得如此“迅速”而“精准”, 媒体不介入,就听任公务员吃空饷、搞兼职;媒体一介入,就迅速批准其辞职。为什么事件真相总要等到媒体“倒逼”才能揭露?
如今的社会陷入了一种怪圈,发现问题、查处问题往往遵循着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路径:知情人向新闻媒体举报,然后媒体进行调查和暗访,再倒逼出职能部门查处……虽然从结果上来讲还算达到了效果,媒体曝光了,事情解决了,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通过媒体曝光倒逼出事件真相,却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诚然,政府的社会治理需要包括媒体曝光在内的社会监督,但媒体曝光并不是常规监督手段,不应该成为社会监督的最有效渠道,要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日常监督才是最坚实的力量。
职能部门作为日常监督的执行者,手中握有法律赋予的职权,理应担负起责任,履行好监督职责,不能让监督“缺位”。如果媒体曝光成为揭露真相的“灵丹妙药”,那正好说明了职能部门的不作为、滥作为,如此本末倒置的监督方式会让监督环境更加恶化。揭露某件事情的真相容易,彻底根除其存活土壤却很难,仅靠媒体曝光促成问题的解决,只会使一些浮出水面的问题得以解决,而并不足以保证其它类似的问题不再出现,若监管缺失,有关部门不负责任甚至纵容和保护,类似的现象还会卷土重来。
媒体监督是社会外部监督,应该是最后一道关卡,职能部门作为内部监督的主体,应该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不能总靠媒体“倒逼”真相。 (汉寿县纪委 黄立伟)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黄立伟
编辑:张交通
本文链接:http://www.zjjlz.gov.cn/content/2017/09/04/642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