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严禁公费旅游规定岂能“牛栏关猫”
2017-09-11 08:57:16 字号:

  近日,延安市纪委官方网站通报了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志丹县粮食系统5名领导干部借外出开会之机“顺道游”,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9月4日 西部网)

  开会考察顺带旅游的事情几乎成了公费旅游的常态,所谓的“顺道游”,“红色游”不过是披上了隐形的外衣而已。在当前严肃“八项规定”,严禁公款旅游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仍有大量的外出公务在投机取巧、打擦边球?

  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公费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内部福利”, 以至于在体制内,什么级别,多大职务都有着明确的标准。比如某地曾把公费出国按职级划分,有很多地方,连村一级的官员,也常假借各种理由组织出去游玩。究其因,除了在审批把关、经费控制标准上放得松,更重要的在于,对于违规行为没有严格问责与处罚,刚性规定成了摆设。

  公费旅游绝不是小事,它是一种腐败行为,不仅违纪,而且涉嫌贪污。但从已经曝光的大量公费旅游来看,处罚大多也是遮遮掩掩、轻描淡写,基本上被处理成了“机密”, 既不符合有关规定更难以获得公众认同。

  规定形如“牛栏关猫”的警示是徒法不能自行。有了规定和禁令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使规定得到实施,并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应是侧方位的严格资金管理。把好资金关也就等于卡住了滋生各种猫腻的命门。现实中,一些单位的外出公务管理存在很大问题就是源于缺乏行程监督、报销标准模棱两可、费用弹性空间较大等。其次是正面的严格执纪问责。处罚不痛不痒势必卷土重来,只有处罚真正触及行为者的根本利益,才会引起重视,才会警觉踩红线要付出的代价,不敢为,不能为,从而真正杜绝巧立名目公款旅游的侥幸心理。(桃源县纪委)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桃源县纪委

编辑:张交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