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剑指问题方能无往不利
2017-09-13 09:41:39 字号:

  近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片《巡视利剑》开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巡视,牵动着反腐最敏感的神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巡视全覆盖是必然要求,如果说设计巡视制度的初衷就是发现腐败问题,那么“问题意识”就应该是巡视的生命线,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零容忍”。

  在看见一个个因巡视问题线索而落马的问题官员现身说法时,必须正视到,巡视之于腐败,犹如利剑出鞘总能精准直击问题、挑破脓疮。之所以有此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巡视工作坚持问题到导向,针对腐败特点灵活调整巡视策略。

  巡视巡察利剑必须直插基层。王岐山同志曾强调,巡视巡察要聚焦再聚焦,突出扶贫攻坚这个重点,发现和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重大线索,都是巡视发现的。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中,苏荣、朱明国、万庆良、金道铭、武长顺、秦玉海等40多人的问题线索也是巡视发现的。现在是真巡视、真发现问题,巡视组硬邦邦,剑指问题,不讲情面,让老百姓看到了共产党解决自身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有准备无把握之仗。巡视之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功课、“备足弹药”,带着问题去巡视。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准职责定位,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紧扣“四个着力”,瞪大眼睛去发现巡视对象在腐败、作风、纪律和选人用人上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求中央巡视组当好“八府巡按”“钦差大臣”,当好党的“千里眼”“顺风耳”,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巡视发现的问题越准,震慑作用就会越大、越持久。巡视的根本职责就是党内监督,必须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尖兵、纪律审查的前哨,让干坏事的人就此收手知止,让想干坏事的人感到害怕不敢伸手,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党心民意,在反腐议题上实现了强烈的同频共振。唯有将巡视利剑高悬于问题之上,方能释放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永顺县纪委:刘红)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刘红

编辑:张交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