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言必信、行必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点准穴位、猛药去疴,标本兼治、驰而不息,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情民风为之一新。人民群众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殷切期盼正在逐步变为现实。(1月11日,新华网)
作风建设就是抓“自身建设”。大船行稳致远,舵手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从一开始就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政当以守正为要,干部更以带头为先,唯有带头抓好自身建设,才能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赢得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好的履行职责,推进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就是抓“苗头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深入抓,见实效”就要求作风建设从大处着眼,细微处着手。对群众反映的基层干部作风问题逐一回应,认真解决;深挖某些地方将公款报销“化整为零”,送礼收礼花样翻新,“嘴上腐败”改换门庭等穿了“隐身衣”的“四风”问题,拿出切实的措施整改到位,不给作风问题留下生存空间,让百姓看到党整顿作风的坚定决心,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作风建设就是抓“治根建设”。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抓好作风建设,标本兼治、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激浊扬清,气象万千。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一条条红线绑住“任性的权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增添新动力。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