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披露了一些落马官员对抗组织审查,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201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通告中,有43例“干扰、妨碍组织审查”或“对抗组织审查”的表述。截至2016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就达54例。
无独有偶,早在5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详细报道了义乌市一些村干部公然“破坏巡察”,对抗组织调查,态度之骄横,手段之拙劣,令人咂舌!
看完此类报道,总有一个大大疑问盘踞在笔者心中:“在如此高压之下,仍有贪官不收手、不收敛,还敢公然对抗组织调查,破坏巡察工作,他们“铁胆”是怎样练成的?”细读相关报道,不难找到“蛛丝马迹”。首先,选择“抵触并反抗”看似是人性的自然反应,但实质是潜意识中早没了党纪规矩,早已忘记自已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身份;其二,凡是敢对抗组织者,无不歪风盛行多年,存在一种“我的地盘,我作主。”作虎作威惯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们长期处于个别村干部淫威之下,“是非”观已很漠然,纵使其更加疯狂。
在看到“干扰、妨碍组织审查”或“对抗组织审查”的可恨之落马官员嘴脸的同时,应该看到我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打虎”“拍蝇”之决心,和认真仔细、机智大胆的工作态度,更要看到各地人民对从严管党治党工作成绩的肯定,和发自人民心中的一片片点赞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唯有心装百姓,一心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各地执纪机关要更新观念,像义乌市一样不断深入开展“打虎”“拍蝇”的同时,还要主动开展反腐工作进展的宣传报道,使人民及时共享反腐成果,既有震慑之功,又能在百姓心中树立 “四个足够自信”,推动反腐败斗争顺利开展,筑牢民心长城。也让那些别有用心者以个别腐败事件而大肆进行反面宣传,想用舆论误导广大群众的害我之心得不到“用武之地”。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