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栖干部”到头终究“两头空”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谭琼飞 编辑:张交通 2017-07-10 09:40:15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贵州省纪委通报的多起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典型问题。通报显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一面手握公权力,一面又长期在企业“兼职”、接“私活”,违规领取报酬。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官与发财,自古便是两道。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一心想着当官发财“两头占”,违规兼职妄想“名利双收”,成为戴着官员帽子、拿着企业票子的“两栖干部”,最终只会落个“两头空”的下场。

  笔者认为,“两栖干部”屡禁不止,背后是利益驱使、侥幸心理作祟。具体原因为:一则在于有些单位疏于管理,对领导干部的考勤并不严格,在客观上导致有些人有机会、有精力去企业或社会组织兼职、干私活;再者,在现实中许多社会组织其实都扮演着红顶中介的角色,与政府部门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官员去此类组织兼职的性质就变得很难界定,使得有些人心怀侥幸。

  事实上,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背后往往涉及权力变现和利益勾兑,是“权力兼职”,更是一种变相的腐败。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违规兼职取酬,权被利所“绑架”,形成隐性腐败的“灰色圈”也就不足为奇了。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领导干部不能“两头占”,既做官又发财。要禁绝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现象,一方面要从技术层面建立数据联通机制,自动比对、筛选出官员违规兼职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要重塑规则意识,将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同时落实监督责任、拓展监督渠道,动员全社会力量一同参与监督;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动机不纯聘请领导干部“兼职”的企业或社会组织,也要进行追查,如此才能形成“全链条打击”。

  总之,不当受利益驱使的“两栖干部”,应当成为所有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自觉。再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若心思多用在“兼职”上,本职难免就会荒废,这样一来,党员领导干部还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