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发力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张业红 编辑:张交通 2017-07-28 16:43:27
 

  “2015年8月,永定区三家馆乡林业站原站长余海宾滥用职权,以预收育林基金的名义先后违规收取木材商人民币7000元,并安排他人伪造行政处罚卷宗,2017年6月余海宾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2015年10月,桑植县空壳树乡罗家坪村原党支部原书记肖云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套取危方改造资金25000元。2016年11月肖云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近日,张家界市纪委对全市8起“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

  今年以来,张家界市围绕截留私分、虚报冒领、贪污挪用、索拿卡要、滥用职权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重拳出击,乘势而上,把“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向纵深。

  紧盯群众反映强烈和关注的问题,加强督查督办。严查脱贫攻坚领域问题,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农委等部门组成专项巡察组,就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巡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袁美南带队深入两区两县,对专项巡察发现和省委省政府交办的77条问题线索处置情况督查督办,层层传导压力。严查村级财务问题,开展“百村财务”清查行动,市纪委组成2个检查组,深入村(居)现场,对选定的20个村的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清查,并督促4个区县纪委另行筛选80个村开展财务清查行动,在目前已完成财务清查的10个行政村中,共发现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25条,需整改的问题41个。积极回应群众信访问题,市纪委对排查出的37个信访突出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目前已全部办结完毕,做到件件有回音。

  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坚持抓早抓小,分类处理,对干部作风不实、政策落实不完全到位等属于普遍性、一般性行为的7条问题线索,坚持咬耳扯袖,及时提醒约谈,责令立即整改。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雁过拔毛”式腐败案件零容忍,严肃查处了市农业开发办公室原主任张旭鹏严重违纪案、永定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局原主任科员陈渊严重违纪案、慈利县农业开发办公室原主任张志勇严重违纪案、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扶贫工作站原站长杨金国严重违纪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截止6月底,全市“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共立案15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9人,组织处理3人,挽回经济损失147.9万元,对39起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

  推进“互联网+监督”,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监督渠道,对腐败行为进行精确预防、对权力运行进行精准监督,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力量,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监督”新型科技监督模式。目前全市共梳理确定市级民生项目公开目录193项,“互联网+监督”平台硬件和软件系统基本搭建完成,将在7月30日开始录入数据,8月31日与全省并网运行,逐步将全市各级各部门民生项目、民生资金、乡镇党务政务和村级财务事项等向社会公开,真正让群众掌握监督主动权,让“雁过拔毛”式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袁美南指出,“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入自查自纠,认真摸排问题线索,从源头做好预防;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作为,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决打击“雁过拔毛”式的腐败。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