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出版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亚非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王亚非的通报中,有这样一句罕见表述:王亚非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把江湖义气带到组织生活,搞“小圈子”和“一言堂”,破坏了所在单位的政治生态。(中国经济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把江湖义气带到组织生活”这句评价,切中要害。比如在对安徽省原副省长陈树隆的通报中,称其“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在对兰州市委原副秘书长金晋哲的通报中,则称其“把组织赋予的职权变成自己拉山头、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的工具”。
义气,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讲义气”从古至今被中国人所推崇,也被视为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如今,“义气”的含义已经发生了畸变,狭义成了“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朋友面前阔绰大气,变得颇具江湖味。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讲义气”,把江湖习气带进工作,带到为官从政中。如安徽省滁州市委原副秘书长张有志有一个讲“诚信”、讲“义气”的名声,“收钱办事、办不成事退钱”,他把这套规则当作为官之道,最后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这些落马官员的共同之处,在于错误对待组织生活,用所谓的江湖义气作为自己腐败的遮羞布。综合来看,讲义气的实质是权钱交易,其表现是哥们情深,其结局是自掘坟墓。
所谓“义气”其实质是权钱交易。那些官员或商人眼中的所谓义气,其实是权钱交易,是你好我好利益互惠的官商勾结,正是“有酒有肉多朋友,急难何曾见一人。”王亚飞的通报中也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商人义气消费的就是官员的权力和底气,并非真的为了官员的友情和人格魅力。
其表现是哥们情深。不讲为官原则讲义气,把党纪党规置若罔闻,只顾自己的“兄弟圈子”、“利益圈子”,不仅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四讲四有”的形象,对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正如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李建功,为人义气,却不讲原则。在工作上,借助“哥们义气”,大搞利益输送,“摆平”工作难题,还美其名曰:“黑白两道通吃。”
其结局是自掘坟墓。安徽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尚军一案到山西省省委原副书记候伍杰被拉下马到“三玩市长”雷渊利落马案再到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案等等,都是因为所谓的“重感情,讲义气”,用感情代替原则,底线冲破红线,把商业往来的逻辑发挥到了为官用权上,最终走向犯罪深渊,锒铛入狱。雷渊利曾反思“结交老板几十人, 权钱交易数不清;党纪国法全不顾,身败名裂成罪人” 。
在法治严明的市场经济中,商人不需要与官员交朋友,认兄弟;在制度发威、法律纪律就是高压线的官场中,官员不能也不敢与商人称兄道弟。丁是丁,卯是卯,权力有边界。如果权力与资本沆瀣一气,必然破坏市场经济和党纪国法。习总书记就强调, “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很显然,要遏制商人攻破官员的权力城堡,首先需要官员洁身自好,守住底线,讲义气绝不能成为腐败的托词!(益阳市资阳区纪委 蔡晓玲)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