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根据人民网记者统计,在长达3小时26分钟的报告时间里,会场共响起了71次掌声。其中,在谈及关于两岸关系时掌声最密集,在谈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掌声长达到16秒。 (2017年10月18日人民网)
掌声是支持、信任和鼓励,掌声是认可、满意和期待。十八大时有掌声38次,十九大时掌声达71次,将近多了一倍。这不仅仅是简简单单量的改变,而是实实在在质的飞跃。掌声在哪里,肯定就在哪里;掌声在哪里,人心就在哪里;掌声在哪里,民意就在哪里。掌声越响,人心越齐,感情越深,期望越重。读懂这些掌声,就能让我们明白人民在赞成什么,拥护什么,盼望什么。
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过去五年辉煌成就的高度肯定和由衷赞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十九大报告总结的十大成就。其实,成绩远远不止这些,那些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深刻变化更是举不胜举。1500多项改革举措,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变革和实惠。经济快速增长,老百姓钱袋子鼓了;高铁、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老百姓出行快了;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老百姓腰杆硬了;一大批惠民措施落地生根,老百姓生活好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精神爽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老百姓居住环境美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丰盈盈、沉甸甸的。此时此刻,唯有掌声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
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永恒追随。秦皇汉武的霸气,唐宗宋祖的风骚,已成历史烟云。清末积贫积弱,民国战火硝烟滚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唯有嘉兴湖上的星火,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指引了方向和路径。争取民族独立,争取人民当家作主,苦难的劳苦大众终于站起来了。这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国民经济总量翻番再翻番,人民生活水平好上加好,贫穷的人民群众终于富起来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柔弱的中华民族终于强起来了。这更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此时此刻,唯有掌声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
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和纯真守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出发点是人民的美好期盼,落脚点是人民的实际需求。眼界更广阔,问题更精准。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第一次划定民族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十九大谋定的目标、擘画的蓝图表明,我们的未来将更加美好,我们的事业将更加宏伟,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多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近在咫尺,“两个十五年”奋斗目标就在前方。到那时,人们群众将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国家将实现国力强盛、民族统一,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新思想、新征程、新目标,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新事业、新梦想、新企盼,将号召我们不断奋进。如此美好的愿景,此次此刻,唯有掌声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
掌声是民意,掌声是民心,掌声凸显来自人民最磅礴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夺取新时代的伟大胜利。(桑植县纪委宣传部 王辉)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