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修身以德话清廉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吴新城 编辑:张交通 2018-01-18 10:23:14
 

  清廉一词,字面意思已非常明确:清白廉洁。人宿命般地存在着自私与贪婪的基因,而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否控制自己的原始欲望,逃离贪婪的陷阱,就需要修身以德,否则终会落得个“得人的,人走了;得财的,财散了。”的惨淡结局。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共产党人严以修身,就要先正其心,即修正身中的不良心性和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业且长盛不衰者,无不严以修身。他们之所以能够把握住自己,就在于修身以德,不沉迷于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坚守清廉净土。遥想汉代“亲尝汤药”的孝子汉文帝,若不严以修身,“为政以德”,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则可能无后来的“文景之治”及汉武时代的兴盛。再想宋代的包拯,以“清心以治本,直道是身谋”自勉,上可对青天明月,下不负芸芸众生,成为名垂千古的清官。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完全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所谓“无欲”应做无贪欲之解,“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习近平同志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可见,修身以德,秉持一颗清廉之心,坚持不懈达到“物格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是古圣先贤的“为善去恶”之道,也是当今社会“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有些官员耍“飓风过岗,伏草惟存”的花招,私下里津津乐道以前的“风光”……这种扭曲价值观与腐败现象的社会病态心理,恰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果不修身以德,时刻准备好剪除欲望的枝枝蔓蔓,面对欲望的诱惑便会成为四面透风的“贪老爷”,弯曲了人生的脊梁。在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正风反腐斗争中,战鼓正擂,号角劲吹,党员干部要修身以德、廉洁自律,把名利踩在脚下,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坚持到底。

  “廉者,政之本也;谦者,德之主也。”修身以德行廉政,面对功名利禄心不动、酒绿灯红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邪风浊流冲不垮,心中无愧于党、国家和人民,自会廉者常乐。反腐“不捣黄龙誓不休”,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是顺理成章之事!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