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做好“总结提炼”这“后半篇文章”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向建华 编辑:张交通 2018-07-20 15:29:33
 

  当前,听取汇报已经成为上级领导下基层调研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有的单位和部门却经常在汇报工作上“栽跟头”,要么是空洞无物,停留在高度重视的表态层面,要么是复制粘贴,罗列一大堆干瘪瘪的数据充数。这不仅没能为工作增色,反而拖了后退。这都是没有认真总结提炼的窍。

  常言道,既要干得漂亮,也要唱得响亮。在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总结提炼,不仅可以使成功经验得到推广,为工作增色,还可以吸取其中的错误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种“回头看”是很有必要的,是对前期工作的补充。现实中,一些单位在某项工作中明明有一些好的工作做法,却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有些单位工作措施成效和其他单位差不多,但因为总结提炼得好容易学习推广而“更胜一筹”。其实,“总结提炼”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是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也要认真做好。

  毛泽东同志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总结经验,才带领中国人民推到“三座大山”,翻身做了主人,建立了新中国。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改革发展阶段更是如此。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将改革进行到底》《辉煌中国》等政论片亮相荧屏,充分展现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正是基于对这5年来发展经验的总结,高度提炼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两个判断”“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到国家发展,小到自我提高,总结这一环节不可或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如何做好“总结提炼”这“后半篇文章”是要下些“功夫”的。

  要善学。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会学习的人总能事半功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业务时间,从马列经典、经史子集中汲取营养,学得智慧的思考和奋斗的执着;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学得先进思想和理论,更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透、更远。

  要勤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年轻时的毛泽东就常对同学讲:“不论古人的话,洋人的话,教师的话,名流学者的话,我们都要反复思考,真是对的才能接受,如果是错的就要抛弃。”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不防多问几个为什么,工作的特色在哪儿,找准了总结时也就能言之凿凿。

  要多练。“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要以“吾日三省吾身”和久久为功的恒心经常对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促进工作开展,提升工作水平。把平时的学习和思考转化成行动,积小成为大成,成为提炼总结的“练家子”,总结时也就能信手拈来,也就不至于造成“肚里有货倒不出”的尴尬。

  有了这些“功夫”,“总结提炼”这“后半篇文章”就搭好了框架。党员干部都应苦练“内功”,既要能干,也要能说,把工作中的“金点子”及时总结提炼,分享他人,工作也就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桑植县纪委监委向建华)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