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借力巡视监督 规范村级财务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黄银萍 编辑:张交通 2018-11-21 08:33:4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这些都必须从村级财务入手。村级财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有利于保持农村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一直以来,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乡镇一级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村账乡管、制定村级财务报账制度、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公示公开等,使村级财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规范,减少了农民上访现象,增进了干群关系。但直到今天,村级财务管理依然存在疏漏,村级财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大额借支、侵占挪用、虚报冒领、乱发乱补、集体经济不及时入账等。这不仅损害了群众利益,导致基层的不稳定发展,更消减了群众的信任感,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借力巡视监督,规范村级财务,以党的自我监督凝聚党心民心,树牢政治基础非常必要。

  巡视监督有利于发现问题和不足。“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巡视组是反腐败的“尖兵”。为防止村级腐败问题的发生,村级财务不仅要接受外部监督,更要实施内部监督,因为外部监督再有效,也会受制于渠道不畅通、业务知识不熟悉,受理部门不作为等条件的限制。而作为内部监督人员,就能有效避免这样的限制条件,巡视组不仅能直接有效的得到第一手村级财务资料,还可以通过走访群众党员、进行实地查看等方式来全面深入的了解村级财务情况,从而更加精准的发现问题和不足。

  巡视监督有利于督促整改落实。巡视监督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巡视监督成果的运用是发挥监督作用、增强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解决问题的担子压给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委(党组),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当前部分官员充当地方黑恶势力“保护伞”,在背后支持、纵容黑恶势力担任地方村干部,任其大肆敛财,他从中收受贿赂,予以包庇。而巡视组就能打破这种保护状态。根据巡视反馈的问题,要求地方党委(党组)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全面整改,一个不落。跟踪整改过程,及时督促落实,以不定期杀个“回马枪”的姿态,让整改真真切切落实到位。

  巡视监督有利于提升震慑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现在的巡视有点“八府巡按”的意思了,群众说“包老爷”来了,有“青天”之感,有问题的干部害怕了。为何巡视组在群众心中就是包青天,是为民做主,伸张正义的殿堂。这不仅源于对巡视中的违法违纪党员干部都予以严肃查处,还源于针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的单位责任人予以严肃追责问责。查处一个,警示一片。通过有力查处,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果,让党员干部明白触碰红线就会问责,从而让想违者不敢违,以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群众利益无小事”。村级财务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规范村级财务,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才能带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芙蓉桥人民政府黄银萍)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