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检人手记】大山深处的“搬运工”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赵婷 编辑:谢航 2020-06-12 09:30:35
 

“易丰,我谨代表宋家溪村党组织和村里的老百姓给你送上这面锦旗,谢谢你给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谢谢村里对我的信任,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扶贫路上,我还会继续和大家一起努力。”

在偏远的宋家溪村,永定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王易丰收到了他人生中第一面锦旗,锦旗里不仅藏着当地贫困群众对他的信任和认可,还有他一千多个日子不曾间断的有关“搬运”的故事。

宋家溪村位于永定区西北边陲,距离城区70公里,山路颠簸,从村里到城里约有2个小时的车程。村子不大,但缺少产业支撑,村民多以外出到省外务工为生,留在村里的往往是妇女儿童和身体不便的老人。

“贵哥,家里的鸡有得卖没,我这次开了辆皮卡车,专门拖鸡进城去的呢。”还未到邓贵初家门口,王易丰就大声嚷嚷起来。这一户是他的“老主顾”了,自从三年前开始在宋家溪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开始,邓贵初家喂养的牲畜基本上都是靠他带出大山,卖到城里。

“还没长好啊,这次有几十包葛粉你帮我卖哈哦。”说着从家里取出新做好的葛粉,让王易丰“验货”。看货,付钱,装袋一套流程下来,邓贵初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就将货“卖”出去了。

“喂,小邓,我家里有鸡要卖,你这两天来村里吗?来的话你提前说一声,我早上趁鸡出笼前捉住放家里。”一个电话打进来,王易丰的“生意”又来了。

星期六微晒的太阳光下,开着皮卡车,带着草帽的王易丰俨然是游走在乡间的小商贩,哪有一点机关干部的影子。为了不耽误老百姓做农活和自己的日常工作,他一般星期六早上6点半从城区出发,老百姓吃早饭的时候在村里开始“收购”,下午四五点返程,晚上赶回家吃晚饭,一天下来,小卡车装的满满的。

刚开始在村里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王易丰每次入户走访都开着小轿车,小轿车体面,但是装不了货,不过那个时候的王易丰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开着皮卡车的“搬运工”。

“我走访的时候发现老百姓家里的鸡、猪等牲畜除了自己吃,没有产生什么收益。有的农户想卖,可是往往几只鸡赚的钱还抵不上一趟进城的路费,他们也不愿卖了。”王易丰直言,帮扶就是得用心用情,大山里没有快递,农村里的老百姓也不懂这些,就算是自己通过微信或者其他途径帮助他们卖掉了货,他们也无法把“商品”送到买家手上。就这样,王易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就由他来当中间人,收老百姓的货,将货款先行垫付给老百姓,再把货送到买货人手中。

刚开始是零零碎碎地卖,老百姓都是将家中多余的牲畜委托王易丰拿出去卖,慢慢地就有一些农户主动增加“产量”,将所得货款当作家庭主要收入。邓贵初就是一个例子,三年前,他基本上是到年尾就拿出吃不完的几只鸡去卖,今年他精心饲养了50只鸡,目前已经委托王易丰卖出去30只,直接收入3000元。

“大家越来越信任我,要卖的东西越来越多,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村民们逐渐增多的“商品”一度让王易丰感觉十分为难,以往少量的鸡、鸡蛋又或者是葛粉等土特产,王易丰发动身边的同事或者自己的朋友,基本能够实现供需平衡,但更大的量就让王易丰发愁了!

“老百姓愿意“生产”更多东西来卖,是好事,何不借此机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有更多收入呢?”虽然感觉压力很大,但是王易丰没有打退堂鼓。他利用休息时间跑酒店,跑特产商店,千方百计找销路。只不过对于这种“独门独户”的“供货商”,一般的酒店和商店担心货源不稳定,往往都不予理睬。

最后,在别处开休闲农庄的姐姐实在看不下去了,接下了他的“订单”,承诺微高于市价收购贫困群众的各种土特产,但要求是必须送货上门。这才有了他周末开着皮卡车在宋家溪村四处收货的一幕。

“只要是你们养的鸡、猪,有多少我要多少。”

“好。”在帮扶干部面对面与群众的交流会上,王易丰与贫困群众口头“签约”。回顾过去三年,他陆陆续续从大山深处“搬”出了几百只土鸡,百余斤土蜂蜜和葛粉,给当地的老百姓直接带去8万余元的收入。

“莓茶产业是村里引导老百姓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从无到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一定要尽一份力。”去年宋家溪村为了发展产业,选择开始种植茅岩莓茶,第一批莓茶出来的时候,王易丰最先下的订单。

“本来担心销路不敢种茶,但是小王在,我们心里稳着呢。”今年58岁的朱西南今年又增加了5亩茶叶种植面积,欧海英听说村里有这么一位“销售能手”,决定不再外出务工了,在家里开荒了8亩地,也种起了莓茶。

也许为贫困群众“带货”一时容易,但一直“带货”却不简单,从2017年进村帮扶开始“带货”到如今老百姓心中的“销售达人”,王易丰一直未曾停歇,也不会停歇。

(永定区纪委监委 赵婷)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