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入村手记】田坎上的“座谈会”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胡荣 编辑:谢航 2020-06-12 10:32:15
 

“是纪委同志吗?你过来,我们有些话想对你说……”今年5月8日,我在桑植县桥自弯镇青龙村开展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查时,几名正在田间劳作的群众叫住了我。“好的。”我立马走了过去。接着,我和这几名群众围坐在田坎上,召开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座谈会”。

今年5月,根据组织安排,我对桑植县桥自弯镇青龙村开展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查。青龙村地处桥自弯镇东北部,辖18个村民小组,共348户,140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6户,330人,未脱贫3户5人。通过两天两晚的督查,共走访农户10户,召开座谈会3次,查看现场5处,发现问题及建议5条,解决问题1个。这次督查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所以我没有通知乡镇干部,直接驱车来到村里,也想听一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5月9日,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提着公文包行走在田间小道上。忽然,几位正在干农活的群众叫住了我,“纪委同志,听说你这次是一个人来督查的。”一名手握锄头的群众问我。“是的,我这次是专来督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我回答道。

“好呀,你一个人来就好,我们这些老百姓才能对你说心里话呀。”另一位群众边抽烟边说道,“以前的督查都是大队人马,先到政府坐一坐,再到村里开个会,哪里会在这个田地里听我们老百姓说话。”“这次督查不同以往了,现在是四不两直式督查,不通知政府,不通知村里,你看我就一个人来了,专门听一听你们的心理话。”我耐心地给这位群众说明我的来意。

接着,几位群众纷纷给我介绍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谈及自己收入增加时,大家的脸上都洋溢出欣喜的笑容。看到群众脸上的笑脸,我也很高举,说道:“国家政策是好了,关键是乡村要把政策执行到位,不能打折扣……”话还没说完,远处走来的一位群众打断了我的说话。“是纪委同志吗?我有问题要反映。”我站起身,迎过去问:“老乡,你有什么问题要反映。”这位老乡不紧不慢的拿出旱烟,点燃抽了一口,“就怕说了你解决不了。”他有些不信任我。“老乡,你尽管说。”我在他身边坐下来,拿出笔和纸准备记录。“我的房子有问题,但村里把我的危房改造指标给贪污了。”老乡猛抽了一口烟,一脸不快。以我多年的执纪审查经验,立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涉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老乡,你是否向村里作出申请?”我问道。“申请了。”“那村里通过了吗?”“村里来人看了,就是没通过。”我决定进一步了解这个线索,赶紧问:“你能带我去你家吗?我想现场看一看。”“好的。”说着,我同几位群众一起去了这位老乡家里。

来到这位老乡家里,他带我围着房屋转了一圈,指着几个地方说,“你看这几个地方都坏了,我想修一修。”我仔细察看了他指的地方,确实存在不同程度损坏,立马问道:“你家里的房屋鉴定标识在哪里?”“在前面的墙上。”我走到鉴定标识牌前仔细看了一看,马上明白了。我转过身,而对着他解释道:“老乡,危房改造是有规定,鉴定标准达到规定了才能申请危房改造,您的鉴定牌上显示您的房屋没有达到相关规定呀。”“可是我的房屋确实坏了呀。”老乡似乎有些不满。我又问:“您别急,您的结对帮扶人给你想办法了吗?比如,通过其他途径给您解决相关资金了吗?”老乡想了想说:“对了,你帮我看看我的一卡通本子。”说着便把一卡通存折取出来给了我。我一看,里面有一笔2万元的入账。我指着这笔钱问他:“这笔钱是什么资金您知道吗?”“我记得,我的帮扶人说过,给我找了一笔钱整修房屋的。”老乡仔细回忆后回答道。我笑了笑,对他说:“老乡,房屋鉴定达不到相关规定,但是可以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给你解决房屋整改的资金。你看,这就是帮扶人帮你解决的2万元修缮房屋资金呀。”“是呀,纪委同志说得有道理呀,危房改造要按政策来申请,但你房屋坏了,只要帮扶人能帮助你解决也是一样的。”旁边的一位群众说道。“原来是这样呀,我明白了,还是要感谢你帮我解释了政策,不然我还一直不明白呀。”老乡心里满是感激,“纪委同志,留下来,吃饭吧。”我连着感谢说:“谢谢你老乡,我还要去别的组,看看有没有问题,你能理解就说明我的工作做到位了。”接着,我便与这几位群众道了别。

夜色已慢慢降临,督查工作仍要继续,迎着月光,我驱车赶往另一个组。路上,我思绪万千,既感叹脱贫攻坚以来乡村巨变,也感叹督查工作本身的变化,让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特别是“四不两直”、住村入户、聚集主业等新督查方式,不仅让群众改变了过去对上级督查的看法,也让我们聆听到了群众的心声;不仅让群众有了更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时间,也让党员干部有了更多与群众拉家常的机会;不仅让纪检监察干部更能体会群众的真实生活,也能让纪检监察干部在“最后一公里”发挥出业务特长,真正把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桑植县纪委监委 胡荣)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