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按时到账,存折上清清楚楚!去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自然灾害临时救助都到账了。”近日,慈利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溪口镇丁周村走访时,村民朱良孟拿着存折说。
聚焦群众关切,慈利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架到田间地头。去年,已立案查处相关问题23件,党纪政务处分10人,追缴资金299.48万元。今年,县纪委监委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洞溪乡、广福桥镇、溪口镇等乡镇,走访群众80余人次,重点核查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情况。
县纪委监委建立“补贴项目、群众卡折、资金发放”三重点监督机制,推进源头治理。县财政局联合相关业务单位,在数据采集、公示审核、资金发放等环节建立12项制度,全县张贴补贴政策公告500余份,送达告知书17万余份,让群众成为政策“明白人”。
该县创新构建“纪委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立体监督网,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作用,将15项惠民补贴纳入智慧监管,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溯。为实现群众监督高效化,在全县26个乡镇(街道)放置“清廉码”,群众扫码即可反映问题,自“清廉码”上线以来,累计办结群众诉求46件次。
监督效能正转化为惠民实效。在江垭镇,纪检监察干部入户核查发现11个村产业资金发放滞后问题后,立即启动“室组地”联动机制,21天内推动71.59万元资金精准到村;2024年,县纪委通过大数据比对,及时纠正47起补贴对象识别偏差,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全媒体记者上官智慧通讯员刘静杨玥妙楠)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