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姻到房产,从个人收入到子女经商……新年伊始,各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集中填报。这项不断完善的制度,正成为正风反腐的“重要一环”,对领导干部产生重大的纪律约束作用。专家指出,与以往相比,2016年版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比以往更严更实。报告的“升级”和细化,体现出党中央反腐败态度坚决、措施与时俱进。(《中国纪检监察报》2月23日 )
今年的个人事项报告堪称“史上最严”。随着反腐执纪进入到新的年头,力度不减反增,2016年版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比以往更严更实,报告的“细化”与“升级”彰显中央更加坚决的反腐态度和前所未有的执纪决心。
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如实填写个人档案,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是检验领导干部对党组织是否忠诚老实的“试金石”,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的“风向标”。
让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申报制度成为“反腐利器”,笔者认为贵在申报、审核、使用上精准,关键在于查处“动真格”。既让贪污腐化干部不敢瞒报,更让心存动摇的干部坚定立场,建立起不能腐的机制,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
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准确申报是前提。部分干部为掩人耳目,将其财产转移至父母、妻子、孩子名下,更有甚者利用亲戚朋友情妇名义开设账户,存放个人财产;有的干部担心“裸官”影响前程,隐瞒妻子、儿女的移居国(境)外情况;部分领导干部填报个人事项报告打插边球,如以妻子、子女名义入暗股开办企业分红,自称不知情,而不如实申报等等;也有个别干部以未读懂申报说明为借口,为瞒报、谎报找说辞。无论何种原因未如实申报个人事项,都有做人不实、对党不忠之嫌。
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精细审核是关键。能否让领导干部如实申报个人事项,关键还在于审核。只有对申报的内容严加审核,才能确保报送资料有效,数据真实;也只有严格加强申报内容审核才能预防瞒报、谎报、乱报的发生。加强个人事项报告审核既要精准,更要细致,需民政、金融、公安、城建等多部门配合,也要预防领导干部的个人信息泄露。对发现的疑点、查出的问题,既要让领导干部说明情况,更要对多次、多处瞒报的干部追责问责。
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精准使用是目的。个人事项报告是检验领导干部对党组织是否忠诚老实的重要标志,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的重要标尺,是诊断领导干部是否“带病”的重要依据。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就是要建立起领导干部不敢腐、不想腐的机制,起到预防腐败、治病救人的作用。只有在使用上发力,做到“凡提必查”“凡动必核”,才能让个人事项报告发挥其作用,才能让个人事项报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和警示起到显著作用。
总之,个人事项报告“升级”扎紧纪律规矩“篱笆”,升级还要继续,篱笆还要更紧,要加大推进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查询效率和质量等举措,继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做好抽查核实工作,辅以以薪养廉制度、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和金融实名制度等配套制度,从而建成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体系,使其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武器。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请注明来源为张家界廉政网)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