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作风建设、反腐倡廉等内容为主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我们要始终保持正风、反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历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便于更好的应对新常态。
正确认识新常态,政治素质更硬
在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下,我们要自觉摆正位置,进一步体现过硬的政治素质,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政治纪律是六大纪律中的首要纪律。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是我党的组织原则,在各个单位也是一样,不应该有例外。每个单位都是个组织,而且是在市委等上级组织领导下的一级组织。个人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离开了组织总是渺小的。单位是大家的单位,每个干部职工都应该用主人翁的态度爱护自己的单位。功与过的关系。纪律有底线和红线,触犯这两条线必然受到处理。要将功与过区分开来,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职务高低,不看历史,只看现在,没有功臣享受的特殊政策。个犯与众犯的关系。违纪的处理,不根据违纪人数而定,没有指标限定,只是根据每个人在事件中承担的责任大小、所犯错误性质恶劣程度等情节会有所区别。一经查实,有多少人违纪,就处理多少人,领头者要处理,协同者也要处理。“两个责任” 分得很清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等等,具体经办的人都有各自相应要承担的责任。一旦构成犯罪,更有具体的量化和非量化的标准。惯例与新常态的关系。对于惯例,对的要坚持,好的要继承要发扬。但是,新时期有新要求,凡是与新要求有冲突、有矛盾的陈规陋习,都必须摒弃,必须改变。
适应新常态,包容共享更强
各个部门在发展中妥善处理发展与改革、执纪与干事等等关系是大局,建立从严治党新常态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局。在打破旧常态,建立新常态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执纪者与违纪者的交锋、执纪行为与违纪行为的碰撞,纪检监察部门更要有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用更强的包容性和共享性认识和对待以下四种现象。产生阵痛是必然的。在封闭与开放之间,在处理“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中,护好“树”、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每一次治疗,每一个动作,总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或重或轻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在破与立之间,总会有些撞击和冲突,有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和行为逐步转变的过程,要有正确认识、接受并适应这个转变过程的能力。批评教育是经常的。批评教育是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中最轻微,最常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方式。批评是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贯穿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抓早抓小、严管就是厚爱等理念,承载正风反腐新思路,推动惩治成果向预防机制转化。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揭露错误思想倾向和不正之风,保证党内关系正常化,对尚未违纪但有苗头倾向的党员干部随时约谈、函询等方式及时提醒,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有利于消除干部思想尘埃,永葆本色。纪检监察干部受点委屈是难免的。在执纪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种原因遇到抵触,遇到阻力,纪检监察干部难免受些委屈。但是,职责所在,执纪者不能因此而放弃坚持原则、改变立场,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力求做到勇于、勤于、善于监督,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和健康的运行秩序。新生事物是必然的。严格执纪的根本目的是为发展保驾护航,严肃执行纪律与促进发展,两者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建立新常态、新秩序,新政策、新要求、新现象也将层出不穷。要放宽眼界、提高平台、夯实基础,做好老套路转型的准备,关注并运用好国家的政策,促进发展。
应对新常态,看齐标准更高
看齐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思想上有认识的标杆。全党向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各级各单位的领导干部也应当是本级、本单位的表率和标杆。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自身端正,才有端正的为人处事方式,做事的人才有正确的榜样。实践中有行动的标准。党章、党纪、党规是标准,行业行规是标准,各项业务工作也有具体的标准要求。标准有可量化的也有不可量化的,但都属于细化了的目标,是被评价的依据。从个人来说,只有按照标准,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身能力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秩序才得以规范。运用平等统一的标准。坚决扼制“腐败亚文化”思想,在政策范围内执行统一的标准,不能厚此薄彼,随心所欲,不能根据亲近与否执行不一样的标准,也不能根据对象的需要与否执行不一样的标准。不能在个人需要的时候执行一个标准,针对别人又执行另一种标准。
紧跟新常态,自觉备考更紧
共产党人的赶考之路永无止境。实践证明,牢记“赶考”告诫,保持“赶考”心态,发扬“赶考”作风,是党的建设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过去取得了显赫的成绩,也将顺应改革要求,更加规范管理,按程序到位,建立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考验没有止境,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姿态,努力提高应试水平,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和人民的检验。时时备考。赶考一直在路上,备考也一直在路上。实践中完成的一项项工作任务,就是我们要交的作业和答卷,人民满意与否才是最终的评分结果。工作中,要立足实际,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这是必须践行的发展新理念,也是我们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事事备考。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每一项工作,无论大小,都得规范操作、程序到位。做每一项工作,无论,都要讲规矩,都要视为对自己的一次检验。要注重平时的阶段性考验,这样才能完成人民和党的事业对我们的考试。终身备考。共产党人的赶考,是终身的,而不是一时一地的。这个终身考验,就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无数次的革命,考验得由无数事实累计起来才能完成。对共产党人的评价,得通过无数个关口的考验,而不是轻易、随便地可以得出结果。赶考不是一个名词,必须用一生的行动铸就。一次考试没有过关,也可能就被抹上了终身的污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备考也不止。要有始有终,常抓不懈。
引领新常态,履职尽责更准
在其位,谋其政,就要担责。责是职责,也是责任。有位就有责,职位、岗位决定你担负的职责。从某种程度上,责任是一种压力。要履行职责,更要担当责任。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要把压力转换为动力。担当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各个地方和部门,都要各就各位,知责明责,各负其责。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切实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办好,把自己分管的部门工作抓好,努力以局部促全局。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动承担各自责任,绝不把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向上推、往后推,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不忘初心,为民服务。人民有所呼,干部就要有所应。要始终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增进人民福祉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最大力量,工作中要紧紧依靠民意,想办法、谋实事。正确使用权力。权力的使用要主动接受监督,包括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的舆论监督等等。要强化执行能力,规范行使权力,严格依法行事、按程序办事。必须依照工作规则办事,按各自分工办事,高效便捷办事,积极推行立说立行、速决速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切实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作者系张家界市高级技工学校纪委书记)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