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工作贯穿猴年始终,顺利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健康”换届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换届”表面来说是换人,但如果仅仅将“换届”的意义理解为“换人”,难免欠妥。换届是组织依照民主程序和自身章程,更新领导班子的组织行为,这是一个过程。而“换人”则是换出业绩能力更强、作风素质更高的合适人选,大多是对不符合、不适应岗位需要人选的更换,这是一个动作。因此,虽都涉及“换”,但绝不等同,而且还须警惕“换届等于换人”此等焦虑思想带来的不良风气。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换届一直以来就是优化班子结构,保持班子活力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推动未来事业更好发展、民生问题更好解决,其主体是党和国家,决不允许个人意志凌驾集体之上,而换人恰恰有沾有个人好恶的嫌疑,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正是因为这种“换人焦虑”的影响,导致有些地方临近换届就是暗流涌动、人心不稳。一方面,它体现在决策层面,极少数领导希望凭借手中权利和影响左右换届全局,以期提拔任用一批自己“信任”的干部,那种决定干部升迁命运所带来的快感自不必说,其选人的依据就是个人喜好;另一方面,体现在“被换者”群体中,这里面充斥着“机会主义者”,他们不善正事,但干起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活游刃有余,换届期间,他们如鱼得水,摇旗呐喊造声势,仿佛成了他们的天下,希望“捞”上一把,谋个好的职位。当然,不能排除在这里面有自认干了不少事,功劳不小的干部,但受“干事不等于提拔、老实有可能吃亏”等风气的影响,但凡有点希望的,心心念念的全是“换届那件大事”,本就“躁动”的心如何还能安稳下来?更不用谈干事创业、为民谋利。这种不良思潮影响下的政治生态,到底如何可想而知,远有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深刻教训犹在,近有辽宁拉票贿选接踵而来,令人深思,所以换届工作一定要将纪律挺在前面,严肃换届风气。
换届期间的“换人焦虑”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小人得利,还有“好干部”躺着也中枪。毕竟“座位”有限,一些干部在自己的岗位埋头苦干,履职尽责,干得有声有色,本想着组织关心,提拔一二,奈何不是领导中意的那款,换届了也难有出头之日。除此之外,更造成一种错觉,好似踏实干事不重要,“打招呼,动关系”才是硬道理,如此年复一年的循环更替之下,只会寒了“好干部”的心,老实人也变不老实,还如何让大家静下心来安稳干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干部在换届期间多考虑下个人前途,追求进步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一窝蜂加足马力,争先恐后,深怕落人身后的那股劲就有点过、也用错了地方,而无视组织纪律,搞拉票贿选这一套更是利益熏心,昏了头脑,断送自己的前程。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应不为“换人”遮望眼,正确看待换届的进退留转,保持一颗“得之我幸,失之坦然”的平常心,立足自身岗位,站在全局高度,多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目光多聚焦到老百姓的“饭碗”中,而不是自己的“帽子”上,如此才能体现出新时期下,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新风貌、新姿态。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