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召开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专项整治视频动员大会,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指出将重点整治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推荐并代购教辅材料,征订“一科多辅”,学生“被自愿”征订教辅材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相关人员在教辅材料征订中直接或以捐资方式收受折扣(回扣)等问题。此专项整治行动引起无数家长共鸣,教育行业亟待彻底整治。
有家长表示,很大程度上,买教辅材料就是求个“心理安慰”:“学习上也帮不上孩子,就觉得别的同学有的,就也应该买上;老师推荐的,当然更要买上;不买好像孩子学习就跟不上去。”“没空做,翻翻看看也好呀,反正买这点书也花不了多少钱。”正是这种教育“不差钱”的心态,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教育行业的歪风邪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好,但若趋于“病态”,则为教育行业腐败提供土壤,使得本应具有“辅导”意义的教辅材料变为某些有心之人谋取利益的工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驱使,打着“某某名师”旗号的教辅材料被编印,粗制滥造、错漏百出……既有与学习联合谋取利益的不法商贩、也有借着征订教辅材料之名违规收取费用的、更有甚者,学科老师自己出书收取费用。教师本应育人,“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不仅触犯法纪,给群众带来经济负担,更让教师的职业形象蒙上尘埃,让原本纯净的校园不再纯净。
辅助教材粗制滥造,危害性很大。对于教师来讲,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说,则是在误人子弟。
可见,辅助教材“粗制滥造”,侵犯了学生的利益。“违规征订”,更是让广大群众利益受损。因此,除了要让“粗制滥造”者为辅助教材出错埋单、付出侵权成本之外,有关部门应加强辅助教材的出版和购买渠道,建立学科教材与辅助教材配套制,统一购买,收费应在普通工薪阶层可接受范围内,而不是根据教材的秘密程度定价格。教育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教育、考核和管理,把师德建设的软实力当成硬功夫去打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纪检组要严格执纪问责,加大维护正常经营秩序的监督力度,督促各类发行主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违纪问题,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如此“双管齐下”,守好辅助教材关口,解放孩子的双肩,减轻父母的教育压力,向“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举“红牌”正当其时。(通讯员:刘红 单位:永顺县纪委)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