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袁美南赴慈利督查交办脱贫攻坚问题线索处置情况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吴邦源 编辑:张交通 2017-06-29 10:29:57
 

会议现场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袁美南讲话

 

  6月28日上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袁美南一行赴慈利县开展交办脱贫攻坚领域问题线索处置情况专项督查。慈利县委副书记舒洪波,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侯毅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督查汇报座谈会。

  在听取专题汇报后,袁美南对慈利县落实交办问题线索处置工作给予肯定,并就加强脱贫攻坚领域执纪问责,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工作提出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感。脱贫攻坚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大政治任务,没有纪律,没有挺纪在前,没有督查问责手段,思想认识就到不了位,工作就促使不上去。当前,监督执纪的重点应该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中心来开展,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中心,用脱贫攻坚统领监督执纪各项工作,做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坚强有力保障。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开展的宣传教育、案件查办、作风建设这些常态性工作都要在脱贫攻坚领域找到工作着力点。

  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的针对性。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很重,问题也不少。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要按照“三转”要求,监督再监督,检查再检查。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主体作用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监督执纪问责促使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行好自己的责任。问责就是要问人、问事、以人代事,要按照中央、省、市出台的脱贫攻坚问责办法,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党委政府的决策责任和组织领导责任;二是职能部门抓具体落实的责任。不能让政策措施落空,不能让资金躺在床上睡觉;三是脱贫攻坚“两个帮扶”的责任。特别是针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抓好问责落实,针对不作为、慢作为,当太平官的要采取组织处理措施,对乱作为的要采取纪律审查手段进行查处。

  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的精准性。“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充分运用好问责这个杀手锏。要把握好问责与工作推动的关系,问责不是目的,只是促进工作的手段,问责问的准不准,既反映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水平,又对问责效应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按照违纪“四个要件”开展问责,重点看主观动机,分析原因,查清问题,把握事实依据,恰当提出处理意见,做到问责精准。既要问得本人服气,又要对别的同志产生警示。要做到问责坚决,该问必问,不能有怜悯之心。执纪办案要充分注重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充分用“四种形态”,把抓早、抓小、咬耳、扯袖、红脸形态和重拳打击形态有机结合。

  坚持举一反三,切实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的时效性。要把执纪问责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对省市交办的问题线索,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搞好脱贫攻坚领域问题自查,全面落实整改。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对查处的问题,要通过发通报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扩大影响力,在全社会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特别是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出新招、出特色、出亮点,对被问责了的人,要在民主生活会上说明情况,充分让别人知晓。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