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爷爷您坐到这个座位上来吧,坐在车板上不安全”,清晨从张家界市汽车站开往天门山镇的班车上,我对一位约摸六旬有余的老爷爷说到。“小伙子真不错,现在年轻人需要这股尊老爱幼之气”老爷爷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说。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其实这起“让座”看似与我所工作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如果进一步思考,却发现如果每个干部都能够秉持“让座”思想,那么廉政思想背后所传递出来的“为民、务实、清廉”将能够得到生动的表达。
主动让座与被动让座,同样的“让座”举动却有不同的含义。当一名干部遇到需要让座的人时,主动让座,那么他将收获的是“鲜花”,是“喝彩”。其自身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而外界给予他的评价将使其自觉将这种让座行为固化为一种民本意识。如果只是被动让座,即使你作出了“让座”举动,也是非本人自愿的,这种强迫意志会让你觉得有所厌烦,甚至厌恶。所以,秉持“让座”思想,应该重视干部自身修养,把廉政教育贯穿于干部成长过程中,再让群众给予其评价,使廉政思想“生根发芽”。
变换角色,交换位置。“让座”背后换位思考折射出廉政之“道”。假设做一个角色互换,干部脱去“外衣”,成为一名年迈的老人,而年迈的老人穿上“外衣”,成为一名干部,角色互换带来了心态互换,换位思考背后从一件“让座”小事折射出干群关系这样一个大课题。所以,秉持“让座”思想应该多设身处地,多做换位思考,应该注重让干部在身份上“洗洗脑”,这样才会让为民办实事,务实上进之风吹进每个干部的心里。
让座,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往往一件小事却能引发一连串反应,作为一名干部,更应该从小事中学会自醒,学会自省,从而内化为自己干事创业的动力,更净化为一种优良的干部作风。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