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串手写电话号码背后是作风转变的“轨迹”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曹源迪 编辑:张交通 2017-09-14 16:31:23
 

  “同志,你可以帮我看下那边岗位牌的电话号码吗?我眼睛不好。”一位中年妇女十分焦急地问到,“没关系,我帮你看,干脆我用纸写下来吧,你看着方便些”,我回答到。于是我去镇纪委办公室拿起一张白纸,和那位中年妇女站在岗位牌下,把手机号抄在这张白纸上,并交给了她。“同志,真的太谢谢你了”,那位中年妇女面带微笑的说到。我笑着同她道别后,回到了镇纪委办公室,这本应是一个很寻常的举动,但是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这个行为却引发了我两点思考。

  干部作风之“源”在哪里。也许从这串手写电话号码的小事中还无法窥探到这个命题的答案。但是我想

  从身边小事出发,点滴中凝聚着为人民服务的正能量就是干部作风之“源”。毋庸置疑,以严的制度去管理干部,是转变干部作风的一剂良方,但是要让干部作风形成常态化转变,我认为还需要从内心上树立一种“解难无小事,为民办实事”的意识。只有将这种意识内化于心,并固化为一种本能的思想,才让每一名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形成“务实、清廉、高效”的座右铭。

  群众工作之“难”在哪里。在基层,群众工作贯穿于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当然,群众工作也贯穿于纪检工作之中。可能会有很多人说群众工作不好做,磨一天的嘴皮子,讲政策讲的滚瓜烂熟也不能博得群众的理解。但是群众内心中植根于对“你”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比获得理解更重要,或者说群众工作之“难”关键难在群众怎样去认识“你”,只有认识“你”才会去理解“你”。这一串手写的电话号码虽然不是架起群众和干部之间的主桥,但是却让群众对“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已经建立起来对“你”的认识就是在处理问题基石。

  白纸虽白,但却与“清”字相通;电话号码虽复杂,但是数字与数字之间却缩小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心灵距离。“小事”虽小,但在细微之间,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干部作风建设。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