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能吏”变“腐吏”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卓建华 编辑:张交通 2017-10-18 15:35:35
 

  央视播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九集中,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忏悔画面首次曝光。“从小到大,从一般的到贵重的,从接受礼品到接受贵重物品,由犯错误走向犯罪,滑向犯罪的深渊,潜移默化地就变化了,这是我个人咎由自取。”(中国青年网)

  很多人读过《仇和十年》这本书,主要讲了仇和从江苏省沭阳县委书记到宿迁市市长的十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开创了中国政坛上诸多个"第一",有人把他视之为神话;也有人认为他是侵犯人权的代表,大搞形象工程的昏官。用一句话来说,叫鲜花与“板砖”乱飞,传闻与事实混杂。姑且不论其功过是非,历史自有评价,但其工作能力较强,称为“能吏”确不为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今,随着这名颇具争议官员的落马及现身忏悔,其腐败违纪事实也为大众所知晓。真正践行了从“能吏”到“能腐”的变化过程。

  特殊时期造就了特殊能吏。看古论今,能吏不少,古有敢斩驸马爷的开封府包拯,今有带领百姓战风沙、植泡桐的焦裕禄,义务植树20载、硬把荒山变林场的杨善洲,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郑培民,历经岁月,如今仍为广大人民所传颂。

  然部分党员干部,自认为在工作岗位上做了很大的贡献,“一白遮百丑”,只要工作有成绩,犯点小错误总不为过。以致往往居功自傲,持“宠”而骄,独断专行,目中无人,心无敬畏,不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防微杜渐,最终走上违纪甚至破法的道路。而部分上级领导,认为他们贯彻上级精神最彻底,政绩也突出,“瑕不掩美”,“用其能、忍其腐”,对他们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总是一个哈哈了之,有时候出问题后还进行“护犊”。部分群众也认为“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认为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吃点喝点腐败点也没关系。

  “能吏”为民做事是人民之福,但一旦他们把能力用在腐败上,意味着腐败有了“升级版”。原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过,一个人能做多大好事,也能做多大坏事。“能吏”腐败比一般官员腐败更具系统性、危害性。这些“能吏”施政方式往往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大快特上,片面追求GDP经济发展指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爆发的塌方式腐败,一些地区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环境保护问题、群访问题等,再次证明了“能吏”腐败的严重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官员有功就要赏,有罪就要罚。二者不能相抵,更不能混为一谈。

  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要从根本上减少“能吏腐败”现象,一方面要教育“能吏”加强自我操守,对其常敲警钟。另一方面要建好制度“防火墙”,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权力失控。三是在选人用人上摆正“德”与“能”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坚持把“德”放在首位。(慈利县纪委卓建华)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