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开展“百村财务大清查” 立案18件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李哲兆 编辑:张交通 2017-10-20 11:52:06
 

  为深入推进“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慈利县纪委把开展村级财务大清查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要求,采取查阅原始凭证、核对账册、走访座谈的方式,对全县26个重点村扎实开展了村级财务大清查行动,对涉农、惠农资金进行了重点校对。目前,已立案18件。

  突出重点,回应关切,直指群众身边腐败和“四风”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一是突出重点村。为确保清理工作取得实效,县纪委明确由26个乡镇(含新城区管委会)各确定1个信访举报较多,党组织软弱涣散,“四风”问题比较突出的村(居)作为县纪委清查的重点村。二是突出重点对象。重点清查村(居)干部在扶贫、涉农、村级工程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中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在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中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截留私分、盘剥克扣、收受贿赂的问题,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中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甚至欺压群众的问题,以及其他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三是突出重点事项。重点清查各项收入进账是否规范,各项支出是否合法合规;村(居)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财务制度是否落实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涉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

  创新方法,认真核查,推动完善监管体系

  坚持做到“三结合”,一是将清查账面数字与走访群众群众相结合,跳出账本看账目。围绕惠农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农村“三资”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对26个重点村财务账目开展排查,通过核对账本、凭证、原始单据和村务公开档案的方法,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村务公开落实情况通过走访群众的方式逐项清理并核实。二是将发现问题与整改问题相结合。对村级财务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交办,督促各乡镇政府及财政所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杜绝出现白条抵库、坐支现金等现象的发生,并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实行逐一销号制。三是将查处问题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一方面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追责,另一方面立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报账程序,使村级财务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目前,许家坊乡已出台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实行全覆盖、无死角,做好“健康检查”

  针对清查出的问题线索,统一建立台账,逐一甄别,分类处理。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查处,加强执纪问责,同时,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对于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督促各乡镇政府及财政所建立完备可行的财务制度,加强村级财务公开,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对于没有被市、县纪委抽查的村列出计划表,督促各乡镇纪委自行清查,实行“有病就医”“无病体检”。(李哲兆)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