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初冬的太阳暖暖地躺在澧水河里,金竹山下的溪水比平时亮了许多。
桑植县陈家河镇两河口片区岩壁村朱家沟一栋破旧的土房里,传来了久违的笑声,今天是这家里的老人朱宣法90岁大寿,鞭炮声早早闹醒了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
1927年11月出生的朱老伯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生活的磨难,由于这里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老人的生活颇为艰辛,在家瘫痪多年,耳朵失聪,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尽管老人膝下有5个儿子,2个女儿,生活的艰辛逼迫他们自已谋生,照顾老人的时间少。2015年,县教育局作为扶贫后盾单位进驻该村,为他们加宽硬化了公路,种植中药材,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教育局机关行政支部书记肖勇把他作为帮扶对象,像亲人一样照顾他,老人的日子才有了盼头,脸上的愁云渐渐淡去,身体也有所好转。
为让老人过好90大寿,扶贫干部费劲了心血。教育局干部肖勇想法设法联系老人的儿孙。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儿孙终于承诺回家给老人过一个像样的生日。
上午10点多钟,地处两山夹峙的朱家沟才看到金竹山顶露出的阳光。朱老伯的儿孙陆续走进了家,或打来电话祝福。教育局驻村第一书记黎明、结对帮扶人肖勇与该村支部书记一同来到了他家,这个平时只有呻吟和咳嗽声的农家,终于有了生气,有了欢乐、有了笑声。
教育局扶贫干部问候落座后,肖勇把一方小桌擦抹干净,摆在了朱老伯跟前,把带来的生日蛋糕、软饼干等食品摆在桌上,亲手把蛋糕一块块切好,装在碗里双手递到朱老伯手里。看着老人激动地哆嗦着嘴唇,充满感激与幸福的吃着蛋糕,在场的扶贫干部和老人的儿孙都感到格外欣慰。随后,饭菜弄好了,黎明看到老人手脚不灵便,把饭盛好,夹来老人爱吃的菜,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大家分明看到老人眼眶包含的泪水,这是幸福的泪花,欣慰的泪水……
这时,路过的村民越聚越多,屋子里容不下许多人。教育局扶贫干部与村支两委及村民移聚在公路上,大家围着扶贫干部,拉家常、提建议、谈想法、说未来。当扶贫干部与村干部说到今后朱家沟的发展前景时,大家眼里充满了希望,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太阳从金竹山转到了另一个山头,朱家沟的溪水染上了金色,小浪花跳跃得更加欢快。要临别了,朱老伯青筋缠绕的双手,紧紧握住教育局干部的手,含糊不清地喃喃自语。朱老伯的儿子告诉大家,我父亲活到了90多岁,亲身感受到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种地的百姓,亲眼看到共产党的干部把我们泥腿子当作亲人,感觉这个社会太好了,共产党的干部太好了,我要让父亲活到100岁,让他感受更好的生活……
金竹山记住了这一幕,澧水河记住了这一幕,待来年,共产党的干部还会来给千千万万个朱老伯祝寿,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因为,这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时刻都牢记着、践行着……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