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非贫困村的驻村帮扶工作,五道水镇党委政府积极承担非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职责,出台了《五道水镇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聚焦均衡发力,进一步加大对非贫困村支持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短板。
坚持因村选派,落实“两项帮扶”。五道水镇按照全面覆盖、驻村包干的原则,配齐配强非贫困村帮扶工作队,由一名党委班子成员任工作队队长,一名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切实增强了驻村帮扶力量。全镇3个非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均由村支两委、乡镇干部实现“不漏人”结对帮扶。压实“两项帮扶”责任,坚持攻坚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作风建设。严格“一月一督查”,根据《五道水镇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实施方案》文件,每月对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人员到岗、工作开展、群众满意度等进行一次以上专项督查。创新“一月一讲评”,每月组织一次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召开驻村帮扶政策座谈会,通过工作交流,找准短板,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提高实效。
完善基础设施,打破发展瓶颈。为支持非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落实精准帮扶政策措施,加快破除村发展瓶颈制约,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道路建设,加大投入资金,2018年实施了团堡居委会、岔角溪村两个非贫困村5条自然村通畅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了3个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3个非贫困村均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全面改善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所有农户实现了生活用电保障到位。
聚焦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五道水镇各非贫困村也加入了产业扶贫行动并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带有非贫困村特有属性的“龙头企业+”、“基地+”、“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模式新气象,这些模式既接地气,又对非贫困村的贫困群众产生了良好的帮扶效果。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五道水镇重视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主动作为,用作风攻坚来打通这场硬仗最后一公里,实现非贫困村与贫困村共同致富。(五道水镇人民政府 廖南奇)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