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弘扬孝道传统美德:痛心疾首忆慈母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编辑:张交通 2019-08-07 10:47:33
 

  母亲驾鹤西去已有三年了,这三年的每一个日夜,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在天堂里的母亲、我亲爱的妈妈。每每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温心柔情,我泪如雨下、痛彻心扉。而今,阴阳两隔,只好将这无尽的思念跃然纸上,来遥祭心中的哀思。

  母亲出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历经艰难困苦,饱受89载风霜。母亲聪慧善良、淑德贤惠、勤劳俭朴、坚韧顽强、乐观自信、重情重义、上孝下慈、为人师表。淳朴忠厚的高贵品格和宽厚仁慈的高尚情怀,为儿女、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母亲的一生书写了平凡和传奇,闪耀着东方女性的柔美与坚强。

  朴实无华令人敬

  母亲虽说没有读过书,但她自幼聪慧过人、心灵手巧、勤劳好学。通过和大人们的交谈,使她重情重义;与手艺人的交道,使她模仿获技;和读书人的交往,使她懂道明理。特别是对党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解放前,母亲一家五口,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长期雇住在地主家,为地主老财做长工打短工当奴隶,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加上兄弟姊妹三人,哥哥弟弟都是先天性的瞎眼残疾,一家人备受了常人不可想象的艰辛,母亲在极其苦难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解放后,母亲亲身感受了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幸福与甘甜,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个时期,母亲都积极肯干、不叫苦叫累、不怕流血牺牲,从不和人争强好胜,总是默默的尽心竭力、一心为公、一心为集体,每次的劳动成果都胜过男人们。

  在“活学活用毛选”的那个年代,母亲尽管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但她凭着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满腔热情、孜孜不倦的学习,她靠记忆姐姐一字一句的朗读,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通背“老三篇”,因精神可嘉、成绩突出,被选拔参加了桃源县里组织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讲用会”,给予了母亲崇高的荣誉,母亲一生为之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也成为了她往后生产生活的极大的动力,无论是建水库还是修公路、交公粮还是缴税费,只要是国家集体的任务、组织领导的安排,她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并走在别人前面,圆满完成任务,从不拖后腿。

  有一次,她把还在呀呀学语不满三岁的女儿(我的姐姐),用布带子绑在椅子上,和一群男劳力一起跋山涉水近百里,为生产队里挑石灰,在返回乘船过河至河中心时,因风大、水急、浪高,加上渡船超重,一船石灰和20多个人全部沉入河底。沉船入水之时母亲念念不忘的是集体财产和家中的宝贝女儿,苦于不识水性、不会游泳,被河水无情的吞噬。几个小时之后,救援人员把母亲从几里外的河里中救起时,她双手还紧紧的抓着挑石灰的担子舍不得放弃。因呛水过多,早已休克、不省人事,大家都以为已溺水而亡,在几经救护下,终于把母亲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死而复生传为奇迹。

  勤俭贤惠邻里夸

  母亲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坎坷,仅家就随父亲异地搬迁了四、五次。原本父亲有爷爷留下的一栋木屋瓦房,因大食堂时期挖墙脚泥土作肥料,冬天遭遇暴风雪袭击,导致房屋垮塌,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从此一蹶不振,居住土砖茅屋达二十年之久。母亲身子娇小、孱弱,但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母亲不向命运屈服的脊梁,人生的苦难没有摧毁母亲坚忍不拔的信心,反而激起了她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进取之心。她面对艰难困苦,顽强向上,不向困难低头,省吃俭用,勒紧裤带过日子。母亲有一手手工缝制衣服的绝活,家里人的衣服鞋袜,都是她一针一线挑灯缝制,但她从不为自己乱花一分钱、添置一件新衣裳,自己病了就在山上采草药治疗,饿了就挖野菜、吃糠粑充饥,把好吃的留给我们,一年四季,从不耽误集体生产劳动,别人休息时,她一个人则默默无闻的挖药草、扯野菜、捡谷拾麦贴补家用,一天到晚总是在奔波、忙碌、操劳。老了之后也是一如既往,父亲先母亲而去,子女居住在城里,接她住在一起享清闲,可她生怕叨扰了儿女,一个人坚守在老家,清心寡欲、与世无争,80多岁了还自食其力,从不叫一声苦、不流一滴泪,并一再安慰儿女,说不用担心她,就是死也不会给女儿带负担。病逝时,还为子女积攒了一生都舍不得用的2万元血汗钱。

  尽管自家生活不易,但在为人方面可是古道热肠,乐善好施,队里哪家有困难,一定有她的援助之手,邻里哪户有矛盾,必定有她在调和。记得有一次,生产队里的一户人家,因男人家庭暴力,女人带着两个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幼儿,哭哭啼啼的来到我家避难,打算离婚。当时我家也是寄住在别人家里,且只有2间房,母亲心善,把她们娘儿仨安顿在家里,免费供吃供喝,并亲自上门找那男人理论、化解他们的心结,在母亲的劝导下,他们夫妻重归于好,后来他们的两个儿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了市、县级干部,为此,母亲感到很是欣慰。母亲居住过的地方,方圆百里,男女老幼只要认识母亲的人,都对她十分的恭敬、亲热、赞颂,见了她犹如见了活菩萨,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优秀品德传为佳话。

  含辛茹苦子孙贤

  母亲和父亲是再婚,抚养了三个子女。其中,大儿子是父亲前妻所生,当时才4岁多,母亲没有半点偏心,视为己出,痛爱有加,为大儿子上学读书、成家立业呕心沥血。我是娘的幺儿,虽说是个宝,但对我的要求却非常严格,教我为人处世,教我好求上进。为了我,母亲吃了不少苦、受了受了很多罪。我在上高中时,因家里面穷,交不上学费,母亲便带着我找所有的亲戚借了个遍,为我筹得了上学的钱;买不起菜票,母亲便每一个星期都步行往返上百里山路,给我送上亲手做的豆乳、酱菜和她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在河里抓的小鱼小虾,为我添加营养、为我学习加油,而后也不歇息,立马返回,是那样的乐此不疲、是那样的无怨无悔。特别是经常叮咛告诫我们,要遵纪守法,要有良心和感恩之心,要廉洁奉公、公道正派,要做到“三稳”,即:身稳、手稳、口稳。记得在我在7岁的时候,有一天星期六,我和几个小伙伴砍柴,在休息玩耍饥饿之余,几个人好奇的想看生产队地里的红薯长果了没有,便扯了几兜红薯藤(当时还是秧苗期)。母亲挑柴去发现后,她怒发冲冠,认为我们是偷盗、破坏行为,从来舍不得打孩子的她和父亲一道狠狠的揍了我一顿,并把我拉到生产队,要队长召开社员大会,让我和几个小伙伴向全队社员认错。这一次挨打、这一次教训,刻骨铭心,为我后来遵纪守法、洁身自好,光明正大做事,清清白白为人烙上了深刻的印记。母亲的谆谆教诲,成为我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在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我们兄弟姊妹几人,传承了母亲的优秀品德,严格坚守道德、法律及廉洁自律底线,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为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呜呼,我慈祥的母亲,您走之前没有丝毫的迹象,我们还没来得及为您寻医问药,端茶递水好好孝顺您,您就匆匆永别。母亲在,家就在,母亲走了,我心灵的依靠、情感的寄托就没有了。忆想起和母亲相处的日日夜夜、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心如刀绞、悔恨交加、泪如泉涌,再也看不到母亲的笑容、听不到母亲的声音、吃不到母亲做的饭菜、享受不到伟大的母爱了。母亲啊,愿您在天堂一路走好,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愿做您的儿女,奉养您天年!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