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狠抓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为脱贫摘帽目标圆满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打好“硬底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为确保如期脱贫摘帽,桑植县抓实抓紧干部作风,从思想意识、谋划部署、制度保障等方面固本强基。一是夯实思想基础。县委常委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主题党日、党员群众讲习所、干部夜校等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全县开展理论学习100余堂,进行政策宣讲1000余场,党员干部从中找到了精神、情怀、路径和方法。在脱贫攻坚实战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把“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要求落实落细,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明、常践常得、常悟常进。二是压实责任担当。县委严格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书记负责制,不断增强履职尽责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突出抓书记、书记抓,压紧压实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部门党组书记“主攻队长”、村支部书记“尖刀排长”职责。建立户脱贫、村出列、行业扶贫三个责任链条。县处级领导牵头,万名党员干部参与,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有效保证脱贫攻坚战关键时刻党员领导干部“不掉链子”,一般干部职工“不撂挑子”,共同推动责任链条良性互动。三是扎紧制度笼子。县委坚持以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为统揽,在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同时,深入查找管理体制机制漏洞。县委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5”制度体系,印发《关于规范村级治理预防群众身边“微腐败”的意见》,配套出台农村基层“四议两公开”、财务管理、党务及村务公开、村务监督、村(居、社区)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5项制度。从根子上拧紧“安全阀”,管住“微权力”,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施展“硬功夫”。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脱贫摘帽,既是硬任务,也有硬目标,越往里走、越往后走难度越大。全县党员干部敢于正视困难,勇于“滚石上山”,通过“驻”“结”“联”三大措施做细做实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一是“驻”得扎实。县委出台18条举措,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严把人选质量关,统筹安排帮扶力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因村制宜,把资源优势强的单位派到深度贫困村,实现单位优势与村情需要高度契合。全县42名县处级领导联乡包村,29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123名驻村队员下沉一线,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解困在村。县委驻村帮扶办从严管理,定期督查,严格落实工作队在村工作20天制度,确保村村都有“撤不走”的脱贫致富“引路人”。二是“结”得实在。县委脱贫攻坚指挥部精准掌握贫困户底数,精准匹配党员干部与建档立卡户“认亲结对”。各单位积极组织,强化举措,有序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全县7612名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认真开展一月一走访,一季一帮扶,一年一慰问,传递党的声音、听取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拉近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有效进行政策宣讲、出谋划策、困难救助、跑办落实扶贫政策等工作,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三是“联”得有效。县委出台关于加强行业扶贫工作意见,精准对照户脱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村出列“10+1”标准,加大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行业扶贫部门职能作用,集中优势资源联合作战。职能部门党员干部相互配合,积极工作,在交通建设、农村饮水安全、贫困群众住房保障、扶贫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完善等重点领域取得良好成效,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啃下“硬骨头”。打硬仗必须有硬作风。县委以作风建设“大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发展“加速度”,坚决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一是监督执纪“过硬”。县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县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重点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做好监督细活,一体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强化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发现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纪行为。2019年上半年,扶贫领域立案67件,查处79人,追缴退还群众资金260.94万元,有力推进全县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二是问题清零“过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集中开展脱贫排查整改清零行动。积极组织“春季攻坚”“夏季整改”“秋季清零”、“冬季摘帽”专项行动。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漏评错评返贫”、扶贫工程质量、产业就业覆盖、涉贫信访与舆情处置、扶贫政策宣传、数据信息资料、“两项帮扶”责任落实等8个方面,逐村、逐户、逐事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改、大清零。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共整改销号各类问题9413个,真正实现“户清零、村清零、事清零”。三是政策兑现“过硬”。实行“一月一走访、一月一核查、一月一督促、一月一报告”结对帮扶“四个一制度”,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开展政策落实“回头看”,对标核查贫困户收入、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切实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在贫困户、贫困村“最后一公里”上。党员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确保了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为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保证。(作者系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桑植县委书记刘卫兵)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