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派驻纪检监察组身处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沿,是监督执纪工作的“探头”和“前哨”。监督“探头”擦得亮不亮,“前哨”站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效。
近日,市纪委市监委召开了市派驻纪检监察组落实市七届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座谈会,会议围绕多个主题进行交流发言,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对做好2020年派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天推出专题三,敬请关注。
专题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如何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 优势,树立工作威信?
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全面派驻就是要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树立工作威信,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明确纪检监察组的职责定位。要认识到纪检监察组与纪委监委是“自家人”的关系,纪检监察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协同作战”;纪检监察组与监督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绝不能和驻在部门搞“利益命运共同体”,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立场,敢于亮剑;要认识到纪检监察组作为“常驻不走的巡视组”,要参加被监督单位的党组会、办公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重要会议,监督党组研究“三重一大”事项,对公职人员实行监督全覆盖,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督促党组落实主体责任。要紧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督促党组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单位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落细“一岗双责”,认真查找廉洁风险点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汇报履行忠诚、干净、担当责任情况,要求党组切实肩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注重抓好监督的再监督。督促各监督单位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守住纪律规矩底线;纪检监察组要主动参与对资金、人事、物资采购、作风、民生服务等方面的日常监督,监督各单位抓好作风建设,严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督促各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公务接待审批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审核制度,刹住各种违规行为;督促各单位加强干部队伍日常教育管理,落实日常谈心谈话、思想汇报以及述职述廉工作。
当好“探头”和“前哨”。要聚焦主责主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日常监督形成常态化,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聚焦“关键少数”,擦亮“探头”,把对领导班子、处级干部以及重点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充分利用近距离、常接触的优势,瞪大眼睛、伸长耳朵,多了解干部的思想状态,开展家访做好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逐渐成为常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派驻纪检监察组只有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敢于并勇于发声,才能在监督单位中树立威信,才能真正把监督执纪问责的首要职责担实担好。(张纪宣综合)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