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基层减负当从减“群”开始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周俏丽 编辑:谢航 2020-06-28 14:39:57
 

手机里工作群太多了,设静音或“免打扰”模式,怕遗漏重要信息,每天得随时盯着手机回复“收到”……随着“群”越来越多,基层干部的烦恼也越来越多,“工作群”最终变“骚扰群”。针对基层干部反映的“不胜群扰”现象,四川省西昌市巴汝镇近日发出《关于清理规范微信工作群通知》,一场全镇“减群行动”正式开始。(6月17日《人民日报》)

梳理报道发现,该镇之所以大张旗鼓开展“减群行动”,起因是今年3月,一向心思细腻的党建办干部彭晓霞,没看到领导发给她的工作信息,事后被问起,她才在满是红点的聊天记录里找到。和彭晓霞有一样经历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不管你愿或不愿,各种“群”几乎成了工作的标配。诸如,脱贫攻坚群、结对帮扶群、党建工作群、驻村帮扶群、宣传信息群以及各种部门群,总有几款适合你。甚至,一人就可以拥有二三十个甚至以上的“群”。

众所周知,建QQ、微信群,初衷是为了方便工作。然而,现在这个平台已经背离了初衷,成了束缚干部手脚的工具。反观基层普遍现实,大“群”小“群”,“群群”相望,“半夜鸡叫”更是平常事,文件通知、工作任务、电子表格应接不暇,请查收、请报送、请回复指令不绝,晒照片、晒加班、晒政绩接连不断……就有报道称,湖北某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入群20多个,“每项工作都有专班,每个专班都有群”“需要24小时随时关注手机”。再如,一些工作群“走形变味”,成了“聊天群”“拍马群”,让基层人员苦不堪言。

不可否认,QQ、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工作沟通效率,其积极意义不容抹杀。但物极必反,一旦过多过滥,不仅让基层人员“压力山大”、“累觉不爱”,而且凡事始于“群”、止于“群”,也容易陷入新的形式主义——将干部变成“提线木偶”,绑架成“微信群奴”:当大家都只顾埋头刷“群”,却没有时间抬头走向人群,如何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魔乱舞的背后,归根到底是权力的滥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祟。为基层减负,应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改起。否则,减负就会沦为一句口号,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从更深层次来看,为基层减负是为了推动干部更好地干事创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减负中的每项措施和规定,也该出实招见实效,谨防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圈。

事实上,关于破除基层各种形式主义,中央纪委办公厅曾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这些举措,显示了中央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决心,也说明了给基层减负的必要性、迫切性。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但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为基层减负当从减“群”开始,比如集中清理一批长时间不用的“僵尸群”,精简一批以工作名义建立起来的“聊天群”,合并一批内容接近、成员相同的“工作群”等,给基层干部减负、“瘦身”,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落实好各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桑植县河口乡纪委周俏丽)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