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头条丨厚植地域特色 激发“清廉慈利”活力

来源:红网清风头条 作者:杨玥妙楠 编辑:谢航 2021-11-17 15:03:42
 

今年以来,《第一次》《慈母泪》《男怕入错行》《夜半惊魂》等廉政本土小品在慈利县各乡镇、各县直部门巡回演出。

跌宕起伏的剧情令人捧腹又发人深省,精彩又接地气的演绎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是该县推进清廉慈利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建设清廉慈利工作启动以来,慈利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坚持创新引领,不断为纪检监察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汲清廉养分

“宣廉轻骑兵 唱廉送清风”活动于2020年正式启动,在全县各行各业、各村各寨相继开展。13名“宣讲兵”在县委党校各主体班开展常规宣讲,“清廉”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主修课”。

此外,全县各单位也在宣讲课题菜单中围绕正反典型、党纪法规、案例剖析等主题进行“点单”式“选修”,“宣讲兵”上门“补课”。

同时,一批围绕“建设清廉慈利”创造出的汉剧小戏、歌舞、小品等文艺作品,也在全县各个机关、社区、乡村、学校等各单位巡回上演,演出累计70余场次、近11000名党员干部参加,引发强烈反响。

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汲取清廉养分,打造通俗可看的本土清廉戏剧,是慈利县深挖清廉文化资源、培育“清廉慈利”根基的其中一项举措。

听耳边清风

慈利县纪委监委还在清廉村居建设中,积极探索基层干部教育监管新路径,以二坊坪镇为试点,按照层级管理模式,以基层党总(支)部为单位,建立15个党员干部及家属为成员的微信群,由各群管理员不定期向群里推送廉政信息,纪检监察干部联手党员干部家属,时时吹起“耳边风”,共筑清廉防线。微信群运行以来,累计推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消息50余条,通过家属提醒拒收退回钱物礼品事件4起,全乡风清气正氛围不断向好。

为溯清多年来涉及村级财务管理信访总量高位运行、微腐败案件频频发生、村级财务管理“假大空”等问题根源,慈利县纪委监委立足全县实际,全面聚焦村级财务管理重点难点焦点。

2019年,慈利县以象市镇为试点乡镇,改革创新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象市模式”:听民声,村干部议事村民审;重民意,村干部用钱村民批;顺民心,村干部办事村民评,受到群众欢迎。

打造阳光村级财务,有效防止了村级资金的流失、截留和挪用,破解了村级财务监督困难、基层信访居高不下和“雁过拔毛”式腐败现象发生等问题。

2020年,慈利县节约村级财务管理成本450万元,减少历史债务800多万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10.2%。实践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接地气、真管用、见实效的“慈利样本”。

吃廉政食堂

为确保村居基层组织正常有序开展工作,2020年,慈利县纪委监委还督促相关部门出台实施了《村(居)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县推行村(居)食堂建设,狠刹超标准接待、超规格吃喝等不良风气,坚决遏制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廉政灶”。

“廉政灶”制度对食堂的设置、人员配备、劳动报酬、就餐人员范围和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做到专账专管,原始票据须在村务监督月例会上通报或在“互联网+监督”平台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截至目前,慈利县427个村(居)已全覆盖完成了村(居)食堂建设。“廉政食堂”的高标准严要求运行,既解决了村(居)干部的“吃饭难”,又规范了公务接待,融洽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建设清廉慈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慈利县纪委监委将同心协力、担当尽责,扎实推进清廉慈利建设,弘扬清风正气,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更大成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