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拍手叫好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永定区纪委 姚友群 编辑:张交通 2016-09-30 10:03:38
 

  近年来,全国多地相继出台“禁酒令”,严禁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一些地方更是亮出“最严禁令”,规定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甚至酒精饮料也不行。

  “公务接待禁酒令”的出台,无疑是对“酒风看作风、酒品看人品”官场丑陋“酒文化”的致命一击,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净化党务政务环境的坚强决心,有利于保护干部的身心健康,维护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为之拍手叫好。

  “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是对官场“歪风”的一次“亮剑”。众所周知,中国官场酒文化根深蒂固,有道是“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在这种酒文化的熏陶下,公务接待上演着一出出令人眼花缭乱、欲拒还迎的酒局,官员们在酒局中拉关系、摆阔气、拼豪气、讲义气,助长了官员们大吃大喝的歪风邪气,极大的扰乱了官场政治生态,损害了政府和干部形象。“公务接待全面禁酒令”的出台,无疑是引爆了“以公务接待为名行官场奢靡之实”的“烟雾弹”,将“荒诞酒文化”背后的官场丑态暴露无遗,让官员们伫立在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聚光灯之下,官员“大吃大喝、举杯迎来送往之风”骤减,必定换来官场一片风清气正。

  “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关怀”。“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这是隋末郑国皇帝王世充对酒之妙用的解读。数百年来,酒一直是人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纽带。然而当今随着官场“荒诞”酒文化的兴起,一些领导干部将“能不能喝酒、愿不愿喝酒”作为考察干部能力、考验干部忠心的重要标准,酒桌上戏谑的“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我放心”就真实的体现了这种心态;一些干部也将酒作为了运作官场关系、仕途晋升的“秘密武器”。为得到领导青睐,他们往往“千杯不醉”,陪领导喝酒时“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纵观官场内外,“酒精肝”、“啤酒肚”比比皆是,一些人甚至命丧酒桌,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公务接待全面禁酒令”的出台,一方面狠刹了官场上的这种歪风邪气,让“酒”不再是考核干部的标准;另一方面“公务接待全面禁酒令”的出台,也让不少干部从觥筹交错中得到解脱,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和锻炼上,增强了体质,愉悦了心情,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是对人民群众关切的一种回应。长期以来,被“歪曲”的酒桌文化让党员干部“铺张浪费、腐化堕落”的形象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公务接待禁酒”的呼声日益高涨。“公务接待全面禁酒令”的出台,既向人民群众彰显了党和国家“狠纠四风”、“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重拾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同时,“公务接待全面禁酒令”的出台,也使广大党员干部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在“四风”问题改过自新的一面,给日益紧张的干群关系做了一次“危机公关”,将党和人民的关系拉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禁酒,禁的是花天酒地的奢靡之风,禁的是吃拿卡要的特权之风,禁的是贪污腐朽的官僚之风。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应该支持“公务接待全面禁酒”,并且为之拍手叫好!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