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检铁军”必铸“忠诚之魂”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永定区纪委 李鹏鲲 编辑:张交通 2016-09-30 09:38:38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日前在省委宣传部调研时说:“忠诚是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作支撑的。胸怀坦荡、襟怀坦白,公而忘私、勤奋敬业,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只有以这些为基础,才能造就一个人的忠诚。”(2016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忠诚的力量源源不绝。从1927年三湾改编开始,我们党正是依靠信仰指引,唤起忠诚的理性自觉和情感认同,打造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人民军队,从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无坚不催、无往不胜。新世纪,在反腐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果我们想成为“常胜军”,更需要忠诚这个法宝打造过硬的纪检“铁军”。

  忠诚当白首不渝、披肝沥血。如同杜家毫书记提到宣传工作“过去经常说是清水衙门,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而纪检工作犹过之而不及。那么,我们的利益在哪里?是魏健、曹立新等,这些“灯下黑”的“行者”,在腐蚀与反腐蚀的胶着中,无法自拔,把执纪问责的权力当作交易的筹码,换来一点点“糖衣”?并非如此,我们的利益是与党和人民绑在一起的,我们的起源是“因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而非因解决问题而产生问题”,否则,便失去存在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说,“信之愈深、行之愈笃。”坚定了“红色旗”,补足了“精神钙”,打下了“深地基”,忠诚便注入灵魂。

  忠诚当去伪存真。杜家毫书记发问,“一个人天天想着升官发财,能忠诚吗?天天想着自己的仕途,能忠诚吗?天天想着琢磨人,能忠诚吗? ”口中念叨念叨,忠诚如诵经念佛,实则背道而驰、反向而行,讲忠诚的人是叛忠诚的人,如此“伪忠诚”既祸害自己,又污染他人!如军队中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的贪腐问题,寒了将兵的心,坏了部队纪律和政治生态,最恶劣程度竟使“忠字军”对“忠”生“疑”。幸得中央果断出手,及时隔绝“污染源”,在“疑”中纠正,才使“铁军”更“铁”。回到1927年,第一届中央监委10位委员,在白色恐怖中有8位勇敢牺牲,无一人叛变,用鲜血写出了纪检史书第一个“忠诚”。后来纪检人当缅怀、仰止、敬畏,更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忠诚便化入骨髓。

  忠诚当积硅步,盛滴水。杜家毫书记指出,“要把忠诚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具体实践、一言一行中,在所从事的事业、所做的工作中书写忠诚。”纪检干部不是非要用生命的代价去证明对党和事业的忠诚,不是在平时收着、躲着、藏着,等重要时机才履职尽责。这是一场无处不在的战争,从小从细入手,提醒在先,警醒在前,实现“四种形态”的战术意义,那么对于犯小错误、有错误想法的同志而言,很可能就是命运的战略转折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位纪检干部还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时时体味忠诚,内化精神,传递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念与意志,外化动力,增强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勇气和能力,忠诚便融入血液。

  反腐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打赢“两场战争”要靠先进的科技、一流的战术,更要靠“小米加步枪”。这绝不能丢的经验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牢固树立忠诚于党、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的政治信念,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如此,我们党在反腐败战场上的“铁军”将生机勃勃、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取得丰硕战果,实现战略效果。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