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辆公车!”某天上午,几个人在一个单位的院子里查看车,并用笔记录着。随后,其中两人急匆匆走进这个单位的办公室,另两人则直奔各股室及办事窗口。这群“不速之客”是来自湘西州龙山县纪委的作风督查组人员,正对该县人社局进行突击检查。当督查组人员亮相相关证件后,几名工作人员并未感到紧张,反而显得很自然。随后在与该局纪检组了解中得知,该局已经形成常态化的督查机制。(三湘风纪网)
督查督的是干部作风,是改革工作的“先锋杆”,是政府狠抓干部作风的有力措施。良好的工作氛围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督查的力度更能有效地影响干部作风,让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将“廉洁性”、“纪律性”和“主动性”摆在第一位。
督查“常态化”是一次改革。将“纠坏作风”作为重中之重,杜绝“懒政”、“怠政”现象的出现。目前,督查让各单位不再感到陌生或紧张,更多地是让他们从日常工作抓起,坚守岗位,全心全意,踏踏实实地解决民生问题。
督查常态化更是一项预防措施。“铲除杂草要趁小,整改隐患要趁早”,它有效预防了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让各单位形成一股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工作作风;规范了排查机制,让督查人员有目的性地落实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抓作风在先,预防违纪在主的作用。
督查“常态化”的出现,不仅强有力地打击了“懒散式”、“蜗牛式”的工作作风,也树立了清正之风的形象,将为民服务置于阳光之下。常言道:“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先行者”,所有工作人员及领导须起到带头作用,严于律己,不滥用私权,亦不违法违纪。在督查过程中做到严抓、严查、严惩,让老百姓感受到清流之在,正义之在,廉洁之在。同时,我们应加大督查深度,“隐形”与“常态化”两手抓,大力排查不正之风,营造一个认真坚守岗位,权则为民的工作环境。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