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灭“蝇”贵在惩防结合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龙秀云 编辑:张交通 2016-10-02 13:04:17
 

  近日,湖南省纪委通报全省21起“雁过拔毛”式腐败典型问题,进一步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决惩治索贿受贿、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微官微权”腐败行为。

  苍蝇虽小,祸害却大。长期以来,由于惠农对象量大面广、资金使用环节多、监管机制不完善、扶贫信息不公开不对称等多种原因,惠农资金常常成为蚕食的对象,个别农村基层已然成为了“蝇贪”“蚁贪”们的支柱产业和“取款机”。这些本应是惠民政策的执行者、落实者、保障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特权,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大肆侵害群众利益,或“索、拿、卡、吃、要”,或截留农村低保户的“养命钱”,或骗取农业保险的“救灾钱”;或贪占社会抚养费的“孩子钱”;或冒领已故五保老人的“死人钱”;或侵吞农民耕地补偿款的“土地钱”;或克扣贫困家庭“扶贫款”…… 正是这些发生在群众眼皮子底下的腐败,让群众感受到不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而是对贪污腐败的切肤之痛。它败坏的不仅是社会风气,更蚕食了民心,最终侵蚀的是党的执政之基。

  生活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总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防治苍蝇总要从治理环境做起,消除苍蝇繁殖和成长地,对垃圾粪便及时清理,加强管理。其次,用驱杀马蝇剂、敌百虫、菊脂类药物喷洒苍蝇活动的地方来消灭。古人说:“一理通,百理明。”笔者认为,遏制“雁过拔毛”式“蝇贪”与生活中防治苍蝇并无多大的区别,必须是“先防后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规范权力运行着手,打出惩防结合“组合拳”,及时“清理打扫”蝇营生长的土壤。

  事后追责,诚然必需,但事先的防范,总好过亡羊补牢。从惩治的角度讲,要加强权力监管力度,对“雁过拔毛”问题要坚持“露头就打”,采取“零容忍”。同时,既要追究基层领导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还要追究问责其上级领导机关的不作为。对出现问题的实施责任倒处倒罚,真正让“雁过拔毛”不再“视而不见”。从防治的角度讲,要坚持精准帮扶,阳光惠民,把国家惠民政策、补贴措施、具体项目等内容公开到村到户,促进基层权力阳光规范运行,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彻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