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反腐靠“家属”凸显监管缺“硬度”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者:赵裕文 编辑:张交通 2016-10-02 13:03:04
 

  以夫妻名义生活并育有一个孩子,因矛盾闹起“离婚”,男方父母知晓后,以二人未领结婚证为由,劝女方净身出户。女方向榆林、府谷两级纪委举报“公公”贪污腐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9月28日 人民网)

  报道中的准“儿媳”举报“副局长公公”,同早前一些“儿子举报父亲、侄子举报叔叔、女婿举报岳父”等案例性质差不多,举报者与被举报官员之间都是亲属关系,但此案中让我们侧目的是,副局长公公仅仅是一个县级国土局副科级干部,贪腐数目之大令人震惊,仅住房就有20余套,目前已被落实的有7套房和2处商铺,还有几千万的民间放贷及巨额存款。退一步想,如果没有“儿媳”和“公公”的这场闹剧,这个小县城的巨贪是不是仍可继续他的奢靡生活呢?

  在“儿媳”举报后,纪检监察部门的及时介入并不能打消我们的疑虑和担忧。“亲人反腐”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如此数目巨大的财富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如此问题巨大的官员,却为何只能等到因家庭内讧才被发现?常规性的监督手段,真不能发现蛛丝马迹?在府谷县,各种纪律检查的条例、规定、制度、措施、法律、规法、条例肯定是存在的,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这位“巨蝇”仍逍遥,由此可见,制度对官员约束的“硬度”不够。

  “家属”举报最终实现了对“副局长公公”的“定向打击”,但这依然凸显出当前监管缺“硬度”事实,带给监督部门更多的是以警醒,怎样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警示领导干部敬畏权力也是现阶段监管工作面对的难题。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