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郑州科视视光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违规违法诊疗和销售等问题,以及我省部分企业涉嫌在饲料添加剂中滥用兽药的问题。节目播出的同时,我省食药监、卫计、工商、公安、教育、畜牧等部门迅速行动,连夜部署开展调查处理工作。(2017年3月16日,河南日报)
河南有关部门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问题“连夜部署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无疑值得肯定,干工作就是要闻“情”而动、敢于担当、雷厉风行。这是对民众的负责,也是“对表”“看齐”的表现。绝不能发现问题后还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在麻木不仁的拖延中小事酿成大事。
政情就是命令,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处理,这是从政者的使命和担当。否则,要这样的“公仆”何用?难道非要等“媒体曝光”或“领导批字”才动真格去解决问题?如果真是那样,那只能说明国家机器运行轨迹已经畸形,是整个社会的极大悲哀。“媒体曝光”与“领导批字”监督推动工作并没有错,但不应该是基本的、主要的力量,更不应该是唯一的力量。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搞制度靠得住些”。还是要靠制度、规矩,因“情”而动,相应“情况”一旦出现,就依规循例采取“行动”去创造性加以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分析问题根源中消除隐患,在突破难题过程中提升服务质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施政目标。
“媒体曝光”或“领导批字”不应成为“连夜调查处理”的必要条件。恰恰相反,“连夜调查处理”需要常态化。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公仆,不是“媒体”或“领导”的“私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和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夙夜在公、忠诚为民。不能一边是问题蔓延、人民蒙难、事业受损,一边却在想媒体又没曝光、领导也没有批字而磨磨蹭蹭。养着大家的是纳税人,是广大人民群众,竭尽全力服务好人民才是知恩图报之本分。“媒体曝光”或“领导批字”确实会形成巨大压力,但没有必要势利到成为压力的奴仆和木偶。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连夜调查处理”常态化,一经发现问题就抓早抓小尽早出手,果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连夜调查处理”是一种工作态度,也可以成为一种工作制度,更应该成为对民众的庄严承诺。“连夜调查处理”常态化了,民众的积怨就能及时排除化解。当前,我国行政效率仍然不够高,而且处在经济社会问题易发多发期,迫切需要时不我待、“连夜调查处理”的精神和态度。小平同志曾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梦要变成现实非靠苦干实干不可。在具体工作中,就是需要“连夜调查处理”的紧迫感,需要“连夜调查处理”常态化。(衡阳县)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