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巡视党委(党组)书记是整改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管是不是在你任上发生的,都必须主动认领,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6月1日,江西省委在深入推进巡视整改政治责任落实动员会上如是说。(中国纪检监察报6月16日)
“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这句话让笔者想起2016年在新华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河南省禹州市农民张银峰在办信用卡时遇到了一件糟心事:由于有贷款逾期未还,他被记入了黑名单,办不了信用卡。查询发现是因为在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冒名贷款20万元,时间已达7年之久。而他的经历在禹州并非个案。面对记者的采访,信用社的几位领导似乎也有苦难言:我们都是新到这家单位任职的。这都是陈年旧事了,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前任的事,我不清楚” “历史问题,我管不了”“谁欠你的,你就找谁”…… 这种的情况决不是个例,各个机关部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这种“旧账”的说法,究竟何时休呢?为什么“新官”可以堂而皇之表态不理“旧账”? 为什么继任官员可以轻松将“旧账”推翻而不受其他力量的有效干预?“新官不理旧账”,为什么公众无可奈何?
人事交迭总会留下一些“旧账”,或是早先积累的问题,或是有待化解的矛盾,或是尚未兑现的承诺。一些党员干部心理住着一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错误观念,认为领导是“流水”的兵,以至于某些本不难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变成干部挠头、群众摇头的 “老大难”,一些萌芽状态的矛盾“击鼓传花”,存在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风险。 这些“旧账”往小了说,是工作失责、不作为、乱作为。往大了说,可能存在一些违纪违法行为。
要治理“新官不管旧案”,要将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落到实处。既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管力量,约束官员行政行为,还要逐步解决“权为谁所赋”问题,适当增加外部监督权重,确保官员行为基本符合公共意愿,当为未来着力的方向。还要严肃查处,终身追责。尘封的往事,似乎也不好调查了。但是,也并非是当初所有参与的人员都没有了踪迹。监管部门应该当正事来办,找到当初的领导和业务员,彻底撕开夹裹着的真相。(衡南县 王玲珑)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