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头村200多年来一直传承着一个好风俗——“投豆”。每逢重要节日,赖氏家族都要在村里举行“投豆”的仪式,即反省自身言行,做得好,就给自己投个红豆;做得不好或者做得还不够,就给自己投个黑豆。(《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6月7日)
“投豆”的方式看似简单淳朴,却慎重庄严,内涵丰富,给人带来深刻的启迪。“吾日三省吾身”。新常态下,广大党员干部也应时常反躬自省,在心里给自己“投豆”,警醒自我、砥砺前行。
投一颗“豆”,看是“廉”还是“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党员干部无论在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应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坚决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利不沾。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要静心反思自我:是否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否在廉洁自律上始终如一,是否对得起组织和人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党员干部在崇廉尚洁方面,永远无小事,永远要认真对待。必须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姿态,审慎之、明辨之、笃行之。
投一颗“豆”,看是“勤”还是“懒”。“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当前,部分党员干部虽“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上班时恹恹欲睡,干工作暮气沉沉,缺乏勤政务实的干事创业态度。面对人民群众的办事需求,虽然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从不愿意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或多或少地存在慵懒散的习气?是否需要进一步树立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这是个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思的问题。
投一颗“豆”,看是“拙”还是“巧”。曾国藩有云,“大道忌巧”。在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往往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做事挑三拣四、挑肥拣瘦、拈轻怕重。有些人甚至动辄就问,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又不关我的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见风使舵、邀功诿过;巧言令色、投机钻营……凡此种种,令人不耻。这些现象、这些行为与党员干部的身份极为不符,甚至极大地损害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对镜自照,“投豆”以观,自己是这样的“官油子”吗?周敦颐在《拙赋》中说,“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各级党员干部理应自省自察,多一些周敦颐式的“拙”,少一些自以为是的“巧”,才能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崇廉拒腐,一以贯之;崇勤治懒,孜孜矻矻;崇拙去巧,踏石留印。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常为自己“投豆”,看自己得的“红豆”多还是“黑豆”多,看自己是优还是劣,是否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对得住“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若能时刻保持“投豆”的状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将有效地推动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县纪委宣传部 陈新文)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