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清廉文化”征文】爷爷的遗嘱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明永创 编辑:谢航 2021-11-05 11:15:00
 

新婚那天,父亲将一块泛黄且厚厚的白帆布交到我手上,郑重地说道:“这是你爷爷留下的遗嘱,你成家了,现在交给你保管。”

爷爷的遗嘱就像是父亲给我的成人礼,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

爷爷去世时,父亲还未成家。小时候,经常能在父亲的书桌内翻到许多爷爷的照片、奖状和奖章,听说爷爷曾经是一个很厉害的校长。除了这些东西,我对爷爷的记忆是一片空白。这份遗嘱,我还是头一次看见。父亲说,遗嘱是1983年9月爷爷即将走上手术台前一晚,因担心自己挺不过这一关,在病榻上写下的。我知道,父亲是“怕”爷爷的,从他每次谈到爷爷时的表情就看得出,那可不是一般的“怕”,这对“怕”父亲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所以,我对爷爷的遗嘱就更加好奇了。

展开遗嘱,发现帆布里还包裹着两张纸。这是一份《家事安排》,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房屋及房屋基地的处理,第二个部分是关于祖母、母亲的处理,第三个是关于“我的借账”。纸上的蓝色钢笔字迹依稀可见书写者的认真态度。帆布上的遗嘱内容是爷爷出院后,针对第一部分请证人参与重新写下的。

收到这份结婚礼物,我和妻子都有点错愕。我们俩肩并肩认真地看着,仿佛回到了爷爷的病榻旁,看着他颤颤巍巍地握着笔,万千思绪萦绕在心头,带着对家人的不舍,一笔一划地写着,清理着欠账,做着各种安排,粗的,细的,怎么想得完,怎么说得完。像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又像在刻墓志铭一样。

“三兄弟耕种好田地,每年付给母亲谷200斤,油4斤,黄豆5斤。”

“我的储蓄全无,仅工会储蓄金20多元。”

“做人要清清白白,莫想占便宜、走捷径。”

……

看着看着,忍不住唏嘘,依稀看见了那个年代的样子,还有那个年代里奋斗着的人们的状态,还很庆幸老一辈的建设者里有我清廉的爷爷。

爷爷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从澧源镇、空壳树、廖家村再到瑞塔铺、空壳树,从教员、教导主任、总工会主席、校长再到教员,兜兜转转了很多地方、很多岗位。然而,十多年的校长,三十多年的教师,退休了却依然“储蓄全无”,只因他从不损公肥私。

记得父亲谈起跟着爷爷在空壳树读小学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天早上,父亲做饭火烧不燃,就悄悄地倒了一点公家的煤油。正在办公的爷爷闻到了煤油味,马上跑过来,看到了柴火上的湿湿的痕迹,猜到了七八分。问清缘由后,爷爷厉声呵斥道:“公家的东西就可以这样随便乱用的吗?”如此,叨叨了好一阵。每每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父亲的眼里全是敬意和谢意。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爷爷在空壳树学校当校长时,局里评职称的指标下来了,爷爷占一个指标。谁知,他在教师会议上主动让贤,说“我年纪大了,这个指标给年轻人吧,他们能做更多的贡献。”做老师的都知道职称晋升的重要性。况且在当时,晋升一级工资会给家里解决多少困难啊!可是爷爷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别人,而且不止一次。

后来,学校需要盖一栋木楼。本来是件好事,没想到房子盖好没用多久,倒了,幸好没有人员伤亡。盖房子的人自然被抓了起来,县教育局虽然没有对爷爷问责,但他却食之无味,寝不安席,最后向局里呈递了辞职报告。当时的局领导再三相劝,他说“我是校长,是学校的负责人,房子倒了,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有愧啊!”从校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后,他又拿着粉笔站讲台、在灯下写起了教案,规规矩矩、安安分分。

“你爷爷憨厚、忠实,从不占公家便宜。他可是解放后桑植县教育界“开荒斩草”的27元老之一。”现年90多岁的刘廷儒老师,作为爷爷的同事,说起爷爷,那是满脸的佩服。“就是这个人太固执了,自己生病了还不去治,却说要坚持工作,不然啊……”

原本,爷爷可以多活些时候的。

四十多岁检查出身体出问题了,却说要工作没时间治疗;退休后,大家都劝他做手术。当时,国家干部的医疗费都是可以报销的。早点做手术,或许可以遏制病情发展。可是他却不答应。最后,病情加重,不得已转至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去治疗,但他还是不答应做手术,理由是治病已经花费了国家不少钱,不想再浪费了。直到局领导亲自来医院看他,命令他做手术,他这才上了手术台。

但手术做得太迟,术后没过两个月,也就是退休的第二年,我的爷爷,我那起起伏伏了一辈子的爷爷,他就干干净净地离开了尘世。

听父亲说,爷爷去世后,局里专门给他办了一个追悼会,那天,来了很多人,鞭炮震天响,把一亩地的菜都给炸没了。

前段时间,我去了县档案馆,查到了爷爷的档案。他曾几度赴任学校校长,又从校长任上下来拿起粉笔,直到退休的最后一刻。看到那篇幅逐渐拉长的履历表,我也就像跟着他辗转多地、经历了坎坷却无悔的一生。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