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看古时官员如何过节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雷洪波 编辑:张交通 2019-05-24 16:04:55
 

  节庆是构建社会秩序的模式,是社会的镜子。历史上,节庆还被赋予了仪式般崇拜的力量,是社会公约的传统象征。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特别重视过节,尤其对官员过节更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或规定,有的形成制度,有的则形成风俗。

  普天同庆,节庆旨在和谐

  先民往往把节庆和祭祀等大事联系在一起。作为官员,更重视节庆中的仪式。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非常重视春节。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须举行的盛大节日活动,因此立春又叫春节。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

  除了过年,其他重大节庆,帝王也会大宴群臣,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种团结祥和的氛围。

  守土有责,过节并不轻松

  在古代,中央包括首都高级官员,初一不得休假请假。守土有责,地方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个规矩断绝了地方官回老家过年的可能性,如果想跟家人团聚,地点只能在单位。唐朝著名田园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大意是说:我自从做了县长之后,每年春节都没回去过。我在衙门里感到很冷清很无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见面。

  地方一般公务员,才有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停止办公,回家过年省亲,与家人联欢,只要在第二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

  清廉过节,杜赇谒之路

  百姓每到过节都喜欢给亲朋好友送礼,联络感情,但古时也有法律规定,官员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是不允许的。

  元朝将最容易被视为“人之常情”的生日、节日收礼行为入罪,不再局限于平常职场上的收礼。据《禁治察司等例》规定:“不得因生日节辰、送路洗尘,受诸人礼物,违者以赃论。”古今常见的生日礼、节日礼、接风洗尘礼,一概禁收。

  康熙时期为整顿春节铺张浪费和腐败现象,明禁送礼之风,要求大小官员的各家府第前都要张贴一张公约:“同朝僚友,夙夜在公,焉有余闲,应酬往返?自今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岁元旦为始,不贺岁,不祝寿,不拜客,有蒙赐顾者,概不接帖,不登门簿,亦不答拜。至于四方亲友,或谒进,或游学,或觅馆来京枉顾者,亦概不接帖,不登门簿,不敢答拜,统希原谅。”

  历史表明,节庆风俗清廉的时候,政治就清明;相反,政治越腐败,节庆赇谒之路就大开。《后汉书·梁冀传》记载了权贵的看门人受贿千金:“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想来令人惊讶。

  与民同乐,但必须干正事

  官员当然可以适当地放松休息,但不能肆无忌惮地娱乐,过节中官员赌博、逛街等娱乐行为都可能在节后被言官参上一本。

  到了唐宋以后,官场风气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然以“豪富郎日出游戏”为鄙事。《宋史》记载,王安石为相时,就爱干涉官员们在新年假日里的娱乐,“时汴京员吏好因元正沐游戏市里,为百姓所患。介甫出逢之,必下车公谒,以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在大过年外出游戏碰到王安石就会倒霉。

  节庆假日多了,容易使官员涣散,影响工作效率。包拯给宋仁宗上表,称“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假五日”。戏文里的包大人确实就是日断阳、夜断阴,忙得四脚打转,就是节庆中也总想着不让他那虎头铡闲着。

  清代各级地方官员在春节前后都开展“访贫问苦”、“扶犁亲耕”、“鞭打春牛”等活动,还规定,满族官员一律不准登台唱戏,改装潜入戏园看戏者,要革职或流放。(慈利县广播电视台 雷洪波)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